高考频道 在线提问 志愿答疑 大学排行榜
高考地方站  自命题       统一命题港澳台
人民网>>教育>>2012高考报道_人民网教育频道_权威全面报道高考

中级实战篇:知己必知六大要素之身体状况防陷阱

张艺执
2013年01月08日15:42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四、身体状况防“陷阱”

(一)对身体健康状况有何现行规定?

1.什么是身体健康状况?身体健康状况,指具有体检资格的主检医院和主检医师按照相关规定,对考生进行体检后作出相应的、规范准确的结论,供学生报考学校和专业时参考,同时供学校招生录取时参考。对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教育部有如下规定:“省级招生委员会会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制订体检工作的组织办法,由县级(含)以上招生委员会和卫生部门组织实施。考生的体检须在指定的二级甲等(含)以上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进行,主检医师应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责任心强的医生担任。主检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应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对考生体检作出相应的、规范准确的结论,并对其真实性负责。非指定的医疗机构为考生作出的体检结论无效。”“省级招生委员会应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指定一所终检医院,负责协调有关方面对有异议的体检结论做出最终裁定。”

2.体检结论有哪几种?考生身体健康状况检查结论,按现行规定一般有以下4种:

1)合格。其作用在于告知考生,其身体健康状况可以报考普通高校的任何专业(不含公安类专业,下同)。

2)合格受限。其作用在于告知考生,其身体健康状况可以报考普通高校的许多专业,但有一些专业的报考将会受到限制。也就是说,这类考生不能报考一些受到限制的专业;即便考生填报了,高校也不会给予录取。每位考生必须严肃认真地参加体格检查,根据体检结果,对照体检规定,看自己能报什么专业,不能报什么专业。每年都有一些考生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未被录取,或被分配到非本人志愿的专业。有的人虽然熟悉《体检意见》和各院校专业对身体的要求,但在体检中弄虚作假,抱着侥幸的心理想蒙混过关。国家制定体检的规定,是为了按照专业的需要来选拔身体条件合格的培养对象,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法欺骗招生学校,于国家、于自己都是有害的。各大学在新生入校后都要进行体格复查,每年都有一部分新生体检复查不合格而不能取得学籍。个别新生虽然在复查中没被发现问题,但由于身体条件不符合专业要求,有的在校学习期间病情发展,中途辍学;甚至有的丧失警惕,发生意外而亡故。所以,考生的身体状况也是填报志愿的一个重要依据。 另外,少数院校的个别专业,由于未来职业的需要,经过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只招男学生(招生专业目录里均有注明),女学生就不要填报了,否则就等于浪费了一个志愿。同样,只招女生的专业,男生也不要填报。

 3)合格不宜。其作用在于告知考生,其身体健康状况可以报考普通高校的许多专业,但有一些专业将会是不宜就读的专业。(详见下文“如何防止体检要求之‘陷阱’”)

4)不合格。其作用在于告知考生,其身体健康状况不能报考普通高校的任何专业。

3.如何根据体检结果填报志愿?其实办法很简单,举例来说,有些学校或者是学校的某些专业对考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有特殊要求。如※※学院在招生章程中规定:“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专业要求考生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男生不低于1.70米。”再如※※学院在招生章程中规定:“要求考生五官端正、面部无明显疤痕、口齿清楚、身体无残疾、无传染性疾病,原则上男生身高1.70米以上,女生身高1.60米以上。”于是,只要是身高低于1.60米的女生、身高低于1.70米的男生,均不要报考学院的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只要报考该校其它专业,或选择其它无此项规定的院校就OK了。至于不符合学院录取规定的考生,不报考该校,而选择没有这些规定的其它许多学校,不也就OK了。所以,只要考生“不涉雷区”,学校就不会因此向你亮出退档的“红牌”了。反之,等待考生的无疑是因身体健康状况不符合学校规定而退档。

(二)如何防止体检要求之“陷阱”?

1什么是不宜就读?体检报考建议中,哪些专业将不被录取很容易理解与明白,但哪些专业不宜就读就带有复杂性和“戏剧性”了。为什么?先请看什么是“不宜就读”:“对患有不影响专业学习的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但今后对在该专业领域内就业可能有影响的,提出不宜就读专业的指导性建议,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报专业。”这就是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简称“三部一会”)所赋予“不宜就读”的内涵与初衷。

从表面上看,这对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体检意见》)中属于“患有下列疾病不宜就读的专业”里所限定的考生,即“不宜就读”(也就是合格不宜)的考生是一个重大的“利好”——他们只要忽略“今后对在该专业领域内就业可能有影响”这个因素、条件,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报不宜就读的专业。但是现实并非如此,如果照此填报志愿,弄得不好,不宜就读的考生就会掉进不宜就读之“陷阱”。

2. 不宜就读之陷阱”是怎么产生的?既然“两部一会”赋予了不宜就读的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报专业”的权利,为什么又会出现“陷阱”呢?这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高校众多、专业培养要求非常复杂,所以也给予了。请看:“《指导意见》只作为高等学校录取新生时对其身体健康状况要求的指导性意见。必须合法、合理,有详细的说明和解释,但不得以不具备办学条件或不符合培养要求为由,拒收确能进行所报专业学习的残疾考生。要在招生章程中向社会公布。”

虽然“两部一会”也明确要求高等学校的“必须合法、合理,有详细的说明和解释”,并说明,但在现实的招生录取中,而高考招生按学校的规定录取是不争的事实。

3. 不宜就读存在“陷阱”的表现是什么?不宜就读之体检要求存在陷阱的现实情况如何呢?请看※※大学在现行招生章程中的相关规定:“依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对考生身体状况进行审查和复查。”这就是说,也可以说,在该校不存在“不宜就读”,因为该校将“不宜就读”严格为“专业受限”。这样的高校还有哪些呢?据笔者了解,等全是如此。因患病或身体有缺陷不宜就读的考生如报考上述院校,就无异于掉进了“陷阱”。

    可能有的考生及家长会想,不就是这院校吗,惹不起还躲不起?还真的很难躲,因为有许许多多的院校,虽然不像上述院校那样,用一句话就“搞定”了,而是详细规定了对若干专业具体的要求如何如何,但实际上基本都是将所涉及的考生报考相关专业的“大门”给关闭了。其实质是,“两部一会”下放给不宜就读的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报专业的权利,又被许许多多的院校收了回去。

因此,不宜就读的考生应根据具体规定,来确定自己怎样填报,切不可一厢情愿、一意孤行。

4.“不宜就读”的报考技巧是什么?面对如此不容乐观的现实,不宜就读的考生还能选报不宜就读的相关专业吗?当然能。

如此一来,如何选报不宜就读的相关专业就大有讲究了:凡是不宜就读的考生,那能选择的是什么?理由很简单,由于是《体检意见》给了不宜就读的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报专业的权利,所以对于专业,则要按照《体检意见》所规定的范围。需要强调的是,在作此选择之前,一定要将这个“今后对在该专业领域内就业可能有影响的”因素思之再三。

5.“合格受限”也存在体检要求“陷阱”吗?(《体检意见》与《体检标准》区别与不同点请看本书第二章第一节),这就必然导致“合格受限”也存在体检要求陷阱。因此,对于“合格受限”的考生来说,来确定哪些学校及专业适合自己报考。如果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就一定要忍痛割爱,予以放弃。

来源:《2013高考志愿填报胜经》

(责任编辑:杨玉君(实习)、熊旭)
相关专题
· 2012高考报道_人民网教育频道_权威全面报道高考
  新闻排行   重点推荐  
1北京电影学院艺考“四小美女”不输一线女星(…
2北大回应有中学“退出”校长推荐制
32013教育:高考改革搭框架 用好管好经费…
4各地异地高考方案汇总 青海天津海南新疆未发布
5自主招生:微调了哪些政策 考试强化基础学科
6详解各地异地高考方案 北上广准入门槛限制多
7北京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政策调整 减少了5项
812省市随迁子女今年可就地参加高考(一览表)
9高考保送生新政发威 高中"奥赛热"开始退烧
10内蒙古异地高考政策破冰 不会冲击本地考生
  视频新闻 更多>>>
异地高考聚焦“京沪粤 专家解读热点
学者称20年内解决异地高考属乐观估计
异地高考要求拿高中学籍 将矛盾推向中考
  重点推荐  
·30省份公布异地高考方案 仅沪皖曾公开征意见
·北上广异地高考“门槛”太高 各地方案差别大
·30省份公布异地高考方案 西部五省区限户籍
·海南版"异地高考"方案出台 设定三个准入门槛
·异地借考仍需实施细则 评高考“借考”新举措
·外省院校在鄂艺术校考首日 “光头”难倒美术考生
·南科大招生扩至400人 75个机动名额或偏向广东
·详解各地异地高考方案 北上广准入门槛限制多
·谁敢到浙江来高考? “移民”中西部划得来吗?
·各地异地高考方案汇总 青海天津海南新疆未发布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2011招生计划及简章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新东方在线高考天利考试信息网天星教育网中学学科网高考资源网冠华作文网搜学网北教恒谦教育网光华鼎力教育学易网
中国教育出版网清华附中网校北京四中网校中国高考招生网江苏招生考试网高考网考试吧精品学习网中国高教考试在线
中国教育招生网新浪高考搜狐高考腾讯高考中国教育在线中国教育新闻网春秋网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广播网中青在线光明网高校招生高考必读高考论坛中国经济网北京高考网全品高考网求学跨考网考试大高考网中国政法大学计桥高考志愿网中国招生考试网高考学习网高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