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开建语言资料有声数据库 乡音老词儿丢不得--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北京开建语言资料有声数据库 乡音老词儿丢不得

赵婀娜 刘 岱

2012年11月29日08: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先说天,后说山,说完大塔说旗杆。先说江,后说河,说完小沟说车辙。”这不是德云社的相声演出,也不是人艺剧场的话剧表演,而是11月28日在西城区语委办举行的北京方言发音人的面试现场。

  这场面试是为中国语言资料有声数据库北京库建设项目采集原始数据。面试现场,58位“老北京”拉开了架势,来了一场风趣幽默的“嘴仗”。“逗牙签子”、“颠儿了”、“老家贼”、“夜么虎”、“杠子”等地道的北京方言层出不穷,面试组专家北京语言大学的张世方教授说:“很多有趣的词儿我们也是第一次听到。”

  在这场特殊的选拔中,这群出生在1941—1950年的“老北京”们必须使用北京城区方言完成面试,包括自我介绍、语音测试(朗读规定文本)和民间故事分享等环节。在甄选现场出现的北京传说、历史典故、童谣、顺口溜、快板、北京三弦等听得面试专家组忍不住地欣喜。

  最终共有7名参选者成为北京城区发音人,参加包括声韵声调、词汇、短句、短文等内容的方言音视频录制工作,其录制的作品将进入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得到妥善整理和保护。

  北京方言土语追根溯源,主要是在元、明、清三朝形成的,是生活在大杂院、小胡同里的市民生活中的日常用语,嬉笑怒骂和生活百态造就了北京方言土语的“调侃味”和“市井味”。

  比如说,“逗牙签子”就是开玩笑的意思,其中又带有几分调侃味道,类似的表达还有“逗咳嗽”、“逗闷子”、“逗哈哈儿”等;“颠儿了”就是撒腿跑了或走了的意思,一个“颠”字加一个儿化音,竟然风趣形象地描绘出小跑而去的场面;“老家贼”指麻雀,“夜么虎”指蝙蝠,“杠子”指“彩虹”。

  近些年,北京方言的流失现象已经逐渐显现,第一位进行面试的严树昌老先生是胡同里长大的地道北京人,打小就接触和使用北京方言,但他坦言:“在和胡同里比自己大一辈儿的八九十岁老人交流时,还是会有不少话听不懂,有时得停下来问一句‘这词儿什么意思’?”

  北京市语委副主任曹秀云指出,多年来,不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呼吁研究、整理、保护、传承北京话。中国有声资源数据库建设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实际行动。

  目前,全国各地的方言也都面临一定程度“失传”的危险。上海社会科学院调查显示,在上海本地出生的中小学生中,只有一半的人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说上海话;而苏州大多数年轻人甚至已听不懂评弹了。为此,两地都开展了小学方言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力图保存和发扬本地方言。

  语言承载着文化,种种方言可以反映出各地差异纷繁的生活状态和乡情风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中国有声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还是沪、苏两地方言进入小学课堂的尝试,无论是政协委员提议在公立幼儿园开设北京方言课程,还是建立中国语言博物馆的构想,都是从保护民族文化、民族记忆和民族历史的角度认识语言和方言的保护意义与价值。

  与此同时,民间的力量也参与进来。从《金陵十三钗》的南京话,到《白鹿原》的西安方言,从青岛话、金华话、南宁话、客家话等诸多方言改编的《江南style》,到苹果公司系统语音助手可以识别普通话、粤语和闽南话,传播民间方言的形式花样百出。

(责任编辑:袁勃、林露)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