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夏丹:
我想随着人们对海洋的价值认识越来越深刻,海洋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重要,其实看到很多大国的崛起没有一个是绕过海洋这一块的,海上强,则中国强,而最终我们要建设成一个美丽的中国,任务依然相当地艰巨,这需要我们有耐心,也要有决心共同努力。
接下来我们要认识的这一张面孔是一位农民工代表,他是第一次来参加党代会,第一次穿西装、打领带,第一次进入人民大会堂,一起来认识他。
(面孔:“以诗抒怀”的巨晓林)
巨晓林 “十八大”代表:
名字叫《找到新期盼》。“找到了,找到了,我心中……”
解说:
11月10日,北京代表团小组会上这个刚一张口就有些哽咽的农民工代表收获了现场的掌声,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第一次穿西装、打领带,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第一次在这样的场合发言,短短几天,巨晓林经历了人生中多个第一次。
巨晓林:
原来一直在电视上看到,没想到这回真正地坐在人民大会堂听总书记的报告,感到非常的振奋。
解说:
巨晓林,50岁,“十八大”农民工党代表,来自陕西农村,现在是中铁电气化局的一名高级技工。自从,当选为“十八大”代表,在工地上巨晓林就成了大家瞩目的对象。每到休息时间,最会有工友找他,巨晓林总会认真地记录下大家的意见,而他感觉到的是重重的责任。
巨晓林:
他们想要的就是技能培训这一块,所以他们好多人都跟我这样说,所以那我就提提吧,结果到这边来我准备想提呢,那天听了报告以后,报告里面说得很清楚,所以说我非常激动,心里说,这不是所有的答案都找到了吗?
解说:
《找到新期盼》,一首小诗,巨晓林应该是有感而发。而两天后的11月10日在北京代表团的小组会议上,巨晓林就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
巨晓林:
找到了,找到了我心中的新期盼,在2012年11月8日中午,在人民大会堂的讲台上,在胡锦涛主席铿锵有力的声音里,在人民大会堂回荡着三十八次雷鸣般的掌声中,在六十四页的十八大报告中我终于找到了,找到了我们心中的新期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