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不是外在灌输而是内心唤醒
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于丹认为,文化的重点在“化”而不在“文”,价值观的凝聚与传承是文化的“灵魂”所在。
于丹说,“文化”的定义最早出自《周易》,即“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就是观察人间百态,凝聚成道德理念,从而化育人心、化生行为、化成天下之风气,也就是文而化之、文以化人。
正是因为文化具有“化人”的特点,即使是中国一个目不识丁的老人,也会知道仁义礼智信,这是深植于农耕文明的中国文化。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向城镇化转移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文化根性不能断层。于丹说,怎样在当下语境中,以一种活跃的形态让中国文化穿过历史隧道化育人心,这是当下要着力做的事情,这就需要更多的知识分子投身于此。
于丹认为,文化不是外在的灌输而是内心的唤醒,当务之急就是如何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去激活华夏子孙血液中的文化基因。
中华文化要找到国际语境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开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中国文化怎样走出去。
于丹说,中华文化走出去要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国际化坐标。在后工业文明下,全球面临的困境是相同的。她记得去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他的连任宣言中,引用了老子《道德经》的最后两句话“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其实是站在宇宙自然和社会人文的坐标上,用东方哲学来解决当前世界的困境。
比如,儒家思想中提倡的修己安人、道德自律的君子之德与当代公民社会个人道德标准间有什么样的关联;道家思想中提倡的天人合一、尊天亲地的道德水准与今天的道德价值观有什么关联。中华文化要找到国际语境,从而实现中国文化与国际语言的对话,有效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
打造这个时代标志性的文化成就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如何提升文化创新能力?于丹说,文化软实力是从文化自觉出发,形成文化自信,最后达到文化自强,纵向上来讲是一种文化传承,横向上来讲是多元文明的融合,而纵向横向最后的落点是我们能有多强的文化创新能力。
对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于丹期待有几个标准能够得到真正的彰显:
一是稳定的价值观系统的建立。
二是要打造这个时代标志性的文化成就。
三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效应。
(深圳特区报北京11月10日电 原标题 [中华文化要找到国际语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