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積極推動優質本科教育挖潛擴容

2025年04月11日08:26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光明時評】積極推動優質本科教育挖潛擴容

近期,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雙一流”高校先后宣布本科擴招計劃,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也表示,將持續推動高等教育提質升級,進一步增加“雙一流”建設高校本科招生的規模,今年力爭再增加2萬人。這與《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中“有序擴大優質本科教育招生規模”的描述也構成呼應。

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本科教育又是高等教育的基石,是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環節。本次以“雙一流”高校為代表的優質本科教育擴容,並非簡單意義上的擴招,而是跳出對自身辦學導向、條件約束、成本效益、分數線考量等方面的“小邏輯”,主動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大謀劃”的具體體現,是新時代建設教育強國的必然選擇。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超過60%,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邁向普及化。在這一過程中,資源配置的主要目標是促進高等教育以較快速度擴張。當前,我國以“雙一流”高校為代表的研究型大學數量佔比不到5%,招生規模佔比不到7%,在整體高等教育結構中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這也是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近十余年,我國高考考生規模不斷擴大,報名人數由2012年的915萬人增長到2024年的1342萬人,年均增長率達3.2%。同期,高校本科招生年均增長率為2.3%。相比之下,“雙一流”高校本科招生增幅緩慢,錄取率一度有所下降。適度擴大“雙一流”高校本科招生規模,承載著千萬家庭“上好大學”的夢想期盼。從此次部分“雙一流”高校公布的擴招規模來算,增長幅度普遍在3%以上,已基本與高考報名人數和本科錄取人數的增長幅度實現持平或超越。

相關研究預計,在2032年前后,入學人口“洪峰”將抵達高等教育階段,在學總規模較當前至少增加1200萬人,我國將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深水區”。因此,有序擴大優質本科教育招生規模,既是應對未來一個時期高等教育需求的顯著增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高教資源的迫切需要,同時也是發揮高等教育龍頭作用的應有之義,通過招生政策和規模結構的及時調整,適應和引領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強化高等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進一步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結構的有效上移。

此番眾多“雙一流”高校官宣擴大本科招生規模,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有序適度”與“精准投放”兩個關鍵詞。“有序適度”強調招生規模增長的可控性與可持續性,切實保障人才培養質量﹔“精准投放”強調圍繞國家戰略急需、基礎學科和新興前沿領域,緊密結合學校學科布局調整,通過招生增量解決緊缺學科人才培養供給難題。當然,僅靠現有147所“雙一流”高校來應對高等教育系統性、結構性調整是不夠的,要擴大高教資源優化配置視野,統籌好做優增量和存量提質的關系,以“雙一流”建設為牽引培育更多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夯實本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底座,真正實現優質本科教育挖潛擴容,更好地支撐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科技強國建設。

(作者:吳秋翔,系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責編:李昉、李依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