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凝膠可修復缺血性腦卒中損傷
2025年02月20日08:53 |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新型凝膠可修復缺血性腦卒中損傷
2月17日,記者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悉,該校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教授李曉光團隊創新性地揭示了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殼聚糖凝膠可填充腦卒中腔,促進腦卒中腔內產生新的神經元和血管。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刊發在國際學術期刊《生物活性材料》上。
缺血性腦卒中是一種腦部血液循環障礙,可導致局部性腦組織壞死或軟化,並在大腦病灶處形成空腔,即腦卒中腔。它會引起神經元大量丟失,導致不可逆的神經功能障礙。如何讓腦卒中腔內的神經元再生是神經科學領域的重大醫學難題。
李曉光介紹:“我們將bFGF加載至殼聚糖凝膠上,發現bFGF-殼聚糖凝膠可誘導大鼠內源性神經干細胞增殖並遷移至腦卒中腔,分化為成熟的神經元,最終改善大鼠的感覺運動功能。”
研究人員將bFGF-殼聚糖凝膠注射入大鼠腦卒中腔內,其促進了腦卒中腔內血管內皮細胞增殖,新生血管形成功能性血管網絡,最終導致腦卒中腔內腦血流的恢復。同時,該凝膠可促進腦室下區神經干/祖細胞的活化,並使其遷移至腦卒中腔,分化為具有不同類型和腦皮層特異性的成熟神經元。這些新生神經元與腦組織形成了功能性的神經環路。
中國科學院院士、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蘇國輝說,以往的研究主要聚焦於腦卒中腔周圍的半影區,嘗試通過抑制炎症、氧化應激或再灌注等手段,保護半影區內殘留的神經元、軸突和血管,但如何讓腦卒中腔內死亡的神經元和血管再生,從根本上治療腦卒中仍未解決。該項研究揭示了bFGF-殼聚糖凝膠可以促進腦卒中腔內產生新生的神經元,重建功能性神經網絡,促進感覺運動功能恢復,這為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治療開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記者王怡)
(責編:郝孟佳、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