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布中小學“體育八條” 打造“能出汗的體育課”

人民網北京2月17日電 (記者孫競)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體育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中小學體育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體育八條”),提出打造“能出汗的體育課”、大力開展學生“班級賽”、科學精准提升學生體質等八條舉措。
文件明確,北京市小學和初中每天1節體育課,高中每周3-5節體育課,沒有體育課的當天要安排不少於45分鐘的體育鍛煉。每節體育課安排不少於10分鐘體能練習。
在體育課的實施過程中,“體育八條”明確要求強化運動負荷監測,杜絕“說教課”和“不出汗”的體育課。學校要開齊開足體育課,不得以任何形式擠佔體育課,杜絕“陰陽課表”。
在體育課的內容上,“體育八條”提出,包括小學、初中要將“三大球”至少一項納入體育課必修內容,高中要開設“三大球”模塊教學。積極組織中小學生開展冰雪運動的普及推廣活動。
“體育八條”還要求學校需充分利用大課間和課后服務,組織學生開展球類、跳繩、踢毽、跳皮筋等不少於10個項目的輪換活動,確保義務教育階段每名學生掌握至少2項運動技能。北京市將引導各中小學組織師生開展全員跑步活動,明確學校每年要組織全員參加的冬季長跑或春季接力跑活動。
此次“體育八條”首次在北京中小學全面部署全員參與、全過程參與的“班級賽”,要求學校每學期要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班級聯賽,小學每班不少於5場,初中不少於4場,高中不少於3場。校園足球、籃球、排球特色學校則組織學生開展相應“三大球”班級聯賽,每班每學期不少於5場。
“體育八條”還指出,北京將整合學生每年的體質健康測試數據和體檢數據進行分析、比對,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手段,科學指導學生有效開展體育鍛煉。針對體質健康測試中的薄弱項目,例如引體向上,北京市教委將實行弱項強健行動,強化學生上肢力量提升。
據市教委負責人介紹,北京將從小學四年級開始,逐步增加學生單杠懸垂支撐和斜身引體項目,科學支持學生上肢力量提升,同時緩解學生脊柱側彎和圓肩駝背等問題。這些措施將在新學期全面實施,個別學校沒有配齊高低單杠的,要求在年底之前配齊。
此外,“體育八條”還提到,定期安排體校教練員和優秀退役運動員進校,每周指導學生開展至少1次專項訓練,並對體育教師進行專門輔導,每年舉辦至少一期“三大球”、田徑、游泳等項目體育教師運動訓練培訓班。各區要每年組織不少於10場“冠軍進校園”活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