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青年讓百年文化老字號破圈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 |
詩婢家設計的數字藏品,將原創IP“黑白月”與古畫相結合。 |
蛇年新春前夕,在位於四川成都寬窄巷子的百年文化老字號詩婢家內,處處張燈結彩、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這裡正舉辦一場燈謎活動,吸引眾多游人參與。在此起彼伏的猜燈謎聲和歡笑聲中,新年氣息愈發濃厚。
“民眾通過購買產品或付費參與猜燈謎,成功后可獲得包括福字、明信片、冰箱貼等在內的文創產品。”80后海歸、詩婢家第四代傳承人柏添說:“我希望把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相結合,更好推廣傳統文化。”
詩婢家創辦於1920年,與榮寶齋、朵雲軒、楊柳青並稱為四大文化老字號,如今已發展成為集文房四寶、書畫裝裱、藝術拍賣、藝術展覽等經營業務於一體的文化企業。抗戰時期,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等名家紛紛入蜀,並成為詩婢家的常客。
“我是個理科生,從小數學不錯,從成都七中理科實驗班畢業后,進入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數學系學習。”柏添似乎並不符合人們對百年文化老店繼承者的想象。他回憶,小時候自己對傳統文化並沒有太大興趣。
畢業回國后,柏添拜訪另一個百年文化品牌時,對方無意中的一句“成都一個小公司過來的”,讓柏添的心變得拔涼。“當時我就覺得,是不是應該回到家鄉傳承品牌,通過自己的努力擴大品牌影響力。”2016年5月,柏添辭職回到成都,正式跨界接手詩婢家的工作。
詩婢家最初的業務以文房四寶和字畫裝裱為主。憑借多年學習和從業經歷,柏添接手工作后陸續牽頭推出數字藏品、文創、白酒等新業務,讓百年文化老字號有了更多新面孔。
2018年6月,柏添帶領團隊推出原創大熊貓IP“黑白月”,取名自蘇軾《龍尾石月硯銘》中的“萋萋兮霧縠石,宛宛兮黑白月”。“‘黑白月’的設定是畫院的管理員,隻要轉動胡須上的念珠,就可以進入書畫世界中。我們把‘黑白月’融入中國傳世十大名畫中,讓它和名畫進行‘對話’。”
近年來,國內關於數字藏品的風潮興起,在此機遇下,柏添利用科技賦能傳統文化,於2021年9月開啟數字藏品業務線,首發推出了2000份“黑白月”和古畫相結合的數字藏品,上線后瀏覽量很快突破百萬,數字藏品很快售罄。這些數字藏品的“玩家”幾乎都是年輕人,來自上海的“Z世代”鄧曉游便是其中之一。“數字藏品是一種新興文化消費形式,好的畫面和創意對我來說很重要,今后若是有稀缺性較強的藏品我仍舊願意購買。”鄧曉游說。
如今,柏添帶領團隊正努力探索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進一步融合。乙巳蛇年啟幕,柏添邀請藝術家們創作了一系列和蛇相關的書畫作品,還設計了蛇元素文創產品。“我們將蛇的形象設計得更加可愛親民,希望讓更多人感受到蛇年的魅力。”柏添說。“新的一年,我們打算策劃詩婢家藝術周,把書畫藝術品、非遺等內容相結合推出展覽,通過眼下最新的方式方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破圈’。”
(來源:中新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