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輕考核重興趣讓學生真正愛上體育

2025年02月19日08:22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光明時評】輕考核重興趣讓學生真正愛上體育

2月17日是北京中小學開學第一天,“體育八條”成為新學期伊始家長熱議的話題。在這個由北京市教委與北京市體育局聯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中小學體育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體育八條”)中,“體育選項走班制”“杜絕說教課”“杜絕陰陽課表”“班級聯賽常態化”等關鍵詞,讓開學首日的話題從“寒假作業寫完沒有”轉向“體育課出汗了嗎”。

回顧近5年的相關政策,不難發現國家對青少年體育的重視程度日益加深。從2019年黨中央、國務院頒布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將學生健康納入國家教育現代化進程,納入學校教育質量標准,也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到2020年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印發的《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開足體育課﹔從2021年北京市發布的《北京市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考核評價方案》,到近年來多地推行的“每天1節體育課”的剛性要求,這些政策旨在通過加強體育鍛煉,強化體育在中小學義務教育中的地位,構建起覆蓋全國的體質監測網絡,學生肺活量、50米跑成績等數據成為衡量學校工作的硬指標。

這些改革確實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2022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測試達標優良率達到了33%,較5年前有大幅提升。但硬幣的另一面是,很多孩子甚至包括家長都將體育課視為“考試科目”,很多孩子一放學就被各種“體能提高班”“跳繩培訓班”接走,在學業方面被減了的“負”又以另一種形式加到了學生身上。

隻有當運動成為生活方式,體質的提升才能水到渠成。梳理“體育八條”,不難發現北京市教委此次發布的新舉措在繼承之前政策合理內核的基礎上又有所創新和突破。新舉措明確提出“落實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強調體育在促進學生德育、智育、美育、勞育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這一理念的轉變,意味著體育不再只是考試科目之一,而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

更為引人注目的是,新舉措在考核和評價機制上進行了調整,更加注重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通過打造效果顯著的體育課、豐富學生陽光體育活動、大力開展學生班級聯賽等,新舉措鼓勵學生走出教室、走向戶外,享受體育鍛煉的樂趣。“輕考核、重興趣”的理念,無疑是對傳統體育教育模式的一次重要革新。

過去,體育考試往往被視為一種“負擔”,無論是女生的800米跑,還是男生的引體向上,都是讓部分學生“聞之色變”的項目。新舉措通過豐富體育活動形式、提高體育課趣味性,讓學生真正愛上體育,在享受運動樂趣的同時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體育八條”提出,引入以班級為單位的聯賽,小學每班不少於5場,初中不少於4場,高中不少於3場,這樣的制度設計,將極大激發孩子們對某項運動的熱情,引發“聯賽1小時、賽前苦練n小時”的乘數效應。除此之外,聯賽制度還能營造積極向上的體育氛圍,增強學生對班級的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讓孩子們學會團結協作。

當然,輕考核並不意味著完全放棄考核。新舉措仍強調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性,只是將考核的方式和方法進行了調整,更加重視學生的實際獲得和全面發展。當操場上的球賽加油聲與教室中的讀書聲一樣熱烈,當孩子們在運動中獲得的多巴胺比在考試輸贏得失中獲得的更充沛,我們將看到的不僅僅是體質數據的變化,更是成長范式的進化。

(作者:章清,系媒體評論員)

(責編:李昉、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