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如何有趣又有益
6月中旬,高考分數還沒公布,考生李彬就開始收集信息,為報志願、選專業作准備。“看到教育部官方微信‘微言教育’推送了一則消息,提到現在高校人才培養中‘普遍加強通識教育,注重厚基礎、寬口徑,致力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這引起了我的興趣。”出於好奇,李彬那段時間經常上網瀏覽並了解通識教育的相關信息。
當下,全國各高校陸續開學,關於通識課的討論又在大學生尤其是新生群體裡熱了起來——面對各種各樣的通識課,學生究竟該如何選?通識課怎麼開,才能有趣又有益?
培養健全人格,鼓勵廣泛涉獵
怎樣定義通識教育?
多位專家認為,通識教育主張以人為本,其目的不僅僅在於拓寬學生視野,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更重要的還在於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21世紀高等教育所培養的人才,不僅應受到專業的學術訓練,而且要形成和諧健全的人格。
“經過近三十年發展,我國通識教育已從政府的宏觀引導逐步轉變為各高校的自主探索,並在本科教育改革中取得了顯著成效。”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馬佳妮如是說。
目前,對於通識教育,各高校有著怎樣的探索與實踐?
據華東政法大學文伯書院院長王曉驪觀察,各高校開展通識教育大致有以下幾種模式:一是採用大類招生和大類培養的本科教育模式,把通識教育作為學生大類培養階段的主要任務,如同濟大學、中山大學等﹔二是將通識教育納入學生培養方案,設置相應通識學分,開設足量通識課程以滿足學生修讀要求,如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三是依托實體制書院,實施全方位、立體化的通識教育,如北京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
作為一線從教者,王曉驪介紹,華東政法大學構建了“核心通識課程+特色通識課程+拓展通識課程”的“三圈層”通識課程體系,旨在依托學校優勢學科,注重學生知識結構拓展和綜合能力提升,助力學生長遠發展。“具體來說,核心通識課程分為‘閱讀與寫作’‘思維與創新’‘審美與健康’三大類別,其中《寫作》和《邏輯》兩門課程覆蓋所有新生。特色通識課程以‘法治建設與社會研究’為模塊,體現專通融合理念。拓展通識課程分為‘全球視野與文明對話’‘人文中國與經濟發展’‘科技進步與學科前沿’,致力於拓展學生的知識結構與能力。”
馬佳妮分析,通識課程鼓勵學生跨越自身專業領域,廣泛涉獵不同學科知識。在課程設置上既注重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又關注現代社會問題探討。除了課堂學習,還強調實踐活動,以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此外,這類課程越來越強調個性化發展,通過提供多樣化選擇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和需求。”
“通識教育已逐步成為高校改革共識,但也有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關注。”西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武建鑫坦陳,“目前,各大學的本科教育總體學分逐漸壓縮,通識教育課程設置空間較小,導致相關課程質量參差不齊。同時,部分高校的通識教育師資隊伍亟須加強,在開發通識教育課程、實施課程教學方面存在支持不足等情況。也有一些大學生對通識教育課程的認識帶有功利性色彩,學習投入度不夠,認為相比之下專業課程更應被重視、更應被視為就業核心競爭力。”
既要“選我所愛”,也要“選我所需”
來自山西的楊樺,今年成功考入北方一所“雙一流”建設高校。“我查閱發現,學校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高水平名家通識選修課。面對藝術美學、科學技術、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幾百門課,我既驚喜,又不知道如何選擇。”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如何選擇通識課”這一問題上,很多大學新生渴望得到專業指導。
“學生們首先要對本科教育乃至通識教育建立清晰認知。”馬佳妮說,“隻有如此,才能不局限於本專業,抱著開放的心態,跨越學科邊界,掌握廣博知識,自如地運用不同研究方法進行綜合性學習。”
“每個學校、每個學院甚至每個專業,對於通識課的學分設置和模塊要求可能都不一樣。在選課之前,學生需仔細了解這些具體要求,做到‘心中有數,選課不慌’。同時,學生要通盤考慮,合理規劃大一至大四每學期所選模塊和課程門數。”王曉驪說。
興趣特長,也是專家提到的關鍵詞之一。武建鑫認為,興趣是學習的底層邏輯和內在驅動力,根據興趣選擇課程有利於提升學習質量,塑造學生的個性化成長之路。王曉驪也建議,學生一方面要“選我所愛”,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保持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另一方面也要“選我所需”,充分利用廣博的通識課程體系,選擇自己急需提升的內容,補足知識結構和能力發展方面的短板。
“要關注通識教育的長遠意義。”馬佳妮鼓勵學生們改變以績點為導向的保守選課策略,敢於挑戰那些難度較高、評分較嚴格的課程。
“通識課范圍較廣,學生需充分考慮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不能毫無章法地散點式選擇課程,而應綜合興趣、志向、專業等因素,選擇具有緊密聯系的課程群,如此才可能將學過的知識融會貫通,並逐漸形成自己的學術觀點與知識體系。”武建鑫提醒,“選修通識課程不是越多越好。在課堂學習之外,學生要多讀與之相關的著作或參與實踐活動,以強化整體性的深度認知,進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讓學生從知之走向好之,從好之走向樂之
通識課怎麼開,才能有趣又有益?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王曉驪強調,能夠把課上得既有趣又有益,無疑是最理想的教學狀態。“但,這並不意味著將通識課程變成‘休閑娛樂’。”
王曉驪表示,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一樣,都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從我們的觀察與實踐來看,00后乃至05后對課堂教學有更高期待,單純‘有趣’的課並不一定能吸引他們。他們更青睞那些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形式創新深度融合的課程。”
她認為,教師不能將通識課視為專業課的“低配版”甚至“娛樂版”。“關鍵是要在掌握學科前沿、了解學生需求的基礎上明確課程目標。通識課程應注重傳授知識,並更關注知識拓展和跨學科融合﹔注重能力培養,並更關注人的成長。因此,隻有明確教學目標,才能制定以目標為導向的課程教學方案,精選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式方法,從而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從知之到好之,從好之走向樂之。”
“這一代學生是在互聯網陪伴下成長起來的,通識課程應在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的同時,在面對面的人際互動、師生間的教學相長、同伴間的相互學習等方面下功夫。高校應鼓勵、推動通識課堂加強師生互動和學生參與,並探索團隊合作和知識分享等方面的創新實踐。”馬佳妮還提出,課程評價方式也應更加多樣化,可以考慮將項目作業、創意展示、短視頻制作、策劃展覽甚至戲劇表演等納入評價體系。
課程體系建設同樣重要。武建鑫認為,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建設要做到布局合理、層次分明、邏輯清晰。比如,既要關注中國與世界、歷史與當代、科技與人文等的內在關系,也要考慮辦學實際、學科結構、師資隊伍等基礎條件。“此外,通識教育課程開發要緊跟時代發展動向,因校制宜設立特色課程。比如,為探索面向智能時代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路徑,南京大學發揮文理綜合性優勢,匯聚人工智能領域頂尖專家學者和課程資源,集全校之力為所有本科新生開設了‘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程體系’,就是一次很好的實踐。這個課程體系既可培養學生的數據思維、計算思維、智能思維,又能在知識、技能與應用等方面提升學生的人工智能素養與能力。”
“通識課不能僅僅關注顯性的課堂教學,還應加強學校的育人氛圍與環境建設。”武建鑫建議,高校可嘗試以制度化方式構建師生交流的共同空間,比如開展住宿制書院建設,讓其成為師生共有、共建、共享的文化場所和公共空間,成為凝聚師生學習共同體、增進互動與交流的載體。
(記者 晉浩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