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的用法(杜老師語文信箱)

杜老師:
某媒體刊文說:“即使這個學院是一座美麗的舊王宮,周圍淺綠的草坪和深郁的森林十分寧靜,我也開始想家了。”請問其中的“即使”用得是否妥當?另一媒體刊文說:“蚯蚓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難以飛渡重洋。”請問其中“即使”后的“是”可以省去嗎?謝謝。
廣西讀者 史女士
史女士:
關聯詞語“即使”用來表示假設關系,常出現在前一分句,表示結論跟假設相背。也就是表示,就算假設的情況出現,也不會改變結論。后一分句常用“也”等與之呼應。例如:
(1)即使工作取得很大成績,也要不斷學習新的東西。
(2)即使明天下雨,我也要去。
(3)寶石即使混在碎石堆裡,也仍保持著晶瑩的光彩。
“即使這個學院是一座美麗的舊王宮,周圍淺綠的草坪和深郁的森林十分寧靜,我也開始想家了”,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住地的環境非常好,但仍想家——這裡表達的是轉折的語義而不是假設的語義。因此,宜使用表示轉折的關聯詞語,說成“雖然這個學院是一座美麗的舊王宮,周圍淺綠的草坪和深郁的森林十分寧靜,但我開始想家了”。
“蚯蚓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難以飛渡重洋”這句話是表示一種極端的情況,其中的“即使”表示“甚至”的意思,這種說法與前面不同,起一種強調的作用。其中“即使”后的“是”可刪去,“即使”后一般不加“是”。例如:
(1) 即使我們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也不能驕傲自滿。(《現代漢語詞典》)
(2) 即使在幾千米的深海,也存在著生物。(《現代漢語虛詞詞典》)
(3) 即使到了隆冬季節,這裡的湖水也不結冰。(《新編學生詞典》)
(4) 即使條件再好,自己不努力也不行。(《現代漢語學習詞典》)
(5) 即使下雨也去。(《現代漢語八百詞》)
因此,原句宜說成“蚯蚓即使插上翅膀也難以飛渡重洋”。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杜永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