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藥大學:三個長學制特色專業培養中醫藥發展領軍人才
人民網北京6月17日電 (記者郝孟佳)2024年全國高考落下帷幕,考生們很快就要進入填報志願的階段。人民網教育頻道特別邀請到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唐志書,介紹學校在中醫藥人才培養、特色專業、教學資源等方面的情況,為考生提供參考。
北京中醫藥大學的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56年,是國務院批准創辦的首批高等中醫藥院校,也是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屬的中醫藥院校。目前,學校設有醫學、工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等5個專業類別,中醫學、中藥學、針灸推拿學等16個本科招生專業。學校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涵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48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水平中醫藥重點學科25個,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8個,北京市高精尖學科2個。
唐志書介紹,2024年,學校本科計劃招生1930人。學校擁有三個長學制特色專業:中醫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華佗班)和中藥學(時珍國藥班)。這三個專業是通過本博貫通培養模式,培養既具有國際視野、優良中國傳統文化素養,又能用現代科技創新中醫藥發展的領軍人才。
中醫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深入實施全程導師制,在第1學年為每位學生配備臨床導師,在第3學年為每位學生配備科研導師,通過導師的引領作用,加強對學生的學業培養、學術引領、人生指導,培養學生的中醫思維和臨床能力,激發學生的學術興趣和創新潛力。
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華佗班)採取多院校、多學科、多平台的聯合培養模式,將中西醫在實踐上有機結合,以中西醫結合醫學復合型人才培養為依托,充分利用中西醫結合的臨床實踐和實踐教學基地,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
中藥學(時珍國藥班)實施本博貫通7-9年彈性學制培養,落實三制(導師制、學分制、書院制)和三化(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育人模式,聘任海內外一流的師資隊伍,強化創新教育,深化國際合作,培養全面發展的國際化、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唐志書表示,學校注重優化教學資源配置,為學生搭建現代化的教學實踐平台。一是中醫診斷虛擬仿真實訓室,也稱“中醫診斷艙”。利用VR技術,模擬中醫診斷過程,為醫學生提供診療所需知識、經驗和方法,啟發醫生思維,輔助醫生診斷,實現了中醫診斷數字化教學。二是中醫經典智能實訓室。打造中醫經典教育“智能+”,可實現遠程門診帶教,打破空間限制,提供真實臨床環境,為學生走上臨床做好充分的准備。三是方劑教學“領雁計劃”實驗室。在傳統中醫方劑學課程中加入方劑學科研探索,學生通過實驗直觀體會現代藥理、化學、制劑及生命科學等多學科方法。四是中醫基礎理論課程群綜合實訓平台。該平台集教學、科研、科普參觀為一體,搭載古今觀天設備,能夠為師生直觀地呈現中醫“天人相應”理論中蘊含的宇宙觀。
“近三年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滿意度平均達98%以上。”唐志書說,近年來,學校本科畢業生所學專業與工作對口率高,進入衛生和社會工作行業就業佔比超60%,為服務國家發展戰略、醫藥衛生行業發展輸送了大批高素質人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