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為中俄民心相通架起更多“僑”梁(僑界關注)

本報記者 李嘉寶
2024年05月24日08:1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近日,在莫斯科中國國際學校開設的中文興趣班上,學生正在上課。
  吳 昊供圖

  近日,俄中商務園總裁陳志剛(左一)隨聖彼得堡市議會代表團考察上海市虹橋管委會。
  陳志剛供圖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近年來,在元首外交戰略引領下,中俄關系持續健康發展,各領域務實合作穩步推進。在中俄民間友好往來中,活躍著華僑華人的身影。他們是中俄友誼的講述者,更是書寫者。

 

  吳昊:

  “培養傳播中俄友誼的使者”

  “跟我讀,你好……”莫斯科市西北,阿廖什金自然保護區旁的一所學校內,不時傳來陣陣中文朗讀聲。這裡是新成立不久的俄羅斯中國國際學校。9月1日,該校將正式迎來第一批學生。

  “今年初,學校硬件設施准備齊全。4月,招生工作啟動。現在,學校先期開設的中文、書法等興趣班已經開課。”俄羅斯中國國際學校校長吳昊對本報記者說。

  俄羅斯中國國際學校由中國今日教育集團創辦,持有俄羅斯聯邦司法部頒發的執照和莫斯科市教育與科學局頒發的辦學許可証,是俄羅斯第一所以中文和中華文化教育為顯著特色的全日制國際學校。

  “目前,學校已經舉辦了三次校園開放日,吸引不少俄羅斯家長及華僑華人家長攜子女參觀、預約報名。部分家長是專程從聖彼得堡等其他城市趕來的。”在吳昊看來,學校“招生熱”背后,是俄羅斯日益升溫的“中文熱”“中國熱”。

  旅居俄羅斯25年,吳昊見証了中俄關系的持續發展。“現在,中俄關系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兩國在貿易、投資、文化、科技、教育等領域的交流日益頻繁。對越來越多俄羅斯民眾尤其是青年一代來說,學習中文、了解中華文化不僅是興趣所在,還能增加職業選擇,帶來更多發展機遇。”他說。

  這些年,從成立自己的文化公司、創辦介紹中國發展的俄文雜志,到擔任俄羅斯華僑華人聯合總會秘書長,吳昊一直在為中俄人文交流牽線鋪路。現在,作為莫斯科中國國際學校校長,吳昊深感肩上的責任更大了。

  “學校不僅會教中文,還會把中醫、中國武術、中餐等元素融入課程中。此外,我們計劃與當地俄羅斯中小學建立友好學校關系,開展‘中文課進校園’活動,讓更多俄羅斯青少年接觸中文,感受中華文化之美。”談起未來的工作計劃,吳昊躊躇滿志,“希望把這所學校打造成中俄開展文化教育合作的一個平台,培養更多傳播中俄友誼的使者。” 

  陳志剛:

  “為中俄企業‘雙向奔赴’提供支持”

  “在聖彼得堡,我們有自己的‘中國樓’。此時此刻,我就在這裡和您通話。”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採訪時,俄羅斯華商、俄中商務園總裁陳志剛語氣中滿是自豪。

  陳志剛口中的“中國樓”,位於聖彼得堡俄中商務園內。這些年,他在這裡接待過一批又一批中國政商考察團,見証了一次又一次中俄企業的對話合作。

  自1993年起,陳志剛在俄羅斯留學、經商,至今已有30多年。隨著中俄經貿往來越來越密切,兩國企業合作意願高漲,呈現出“雙向奔赴”的積極態勢。身處其中,陳志剛看到了機遇。2015年,在他的積極推動下,俄中商務園正式成立。

  “俄中商務園致力於為中俄兩國企業搭建信息交流互動的平台,為中國機構及企業走進俄羅斯提供法務、財務及政策咨詢服務。”據陳志剛介紹,截至目前,俄中商務園服務的俄羅斯企業有158家,中國企業有53家。

  這段時間,陳志剛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前不久,他作為聖彼得堡市議會投資委員會專家委員,隨該市議會代表團先后訪問北京、上海、青島等地,尋找商機。之后,他又來到黑龍江哈爾濱,落實當地農業及輕工企業落地俄中商務園進度,並洽談當地產品進駐俄中商務園“中國優品館”事宜。

  “搭橋”越多,陳志剛對中俄經貿合作的觀察越細致、思考越深入。

  “中國企業進入俄羅斯,產品要‘前置’,讓俄羅斯消費者看得見、摸得著。與此相適應,我們提供的服務也要‘前置’,要及時幫助企業打通物流、清關、結算等各個環節,高效解決各種問題。”陳志剛說,目前,俄中商務園正在積極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國優品館”,並以數字技術為支撐建立線上展區,幫助中國企業與俄羅斯本土採購商,尤其是本土電商快速對接產品,以推動更多中國優質商品進入俄羅斯市場。

  “簡而言之,為中俄企業‘雙向奔赴’提供必要支持,就是我一直在做的事。”陳志剛說。

  姜彥彬:

  “兩國人文交流正當其時”

  近日,在俄羅斯沃洛格達州切列波韋茨市,一場國際武術節在“冰宮”體育館舉辦。中國少林功夫干淨利落,如行雲流水﹔俄羅斯格斗術“桑搏”熱血沸騰,充滿力量……600余名中俄武術家和運動員聯袂奉獻了一場“功夫盛宴”。

  台下,俄羅斯孔子文化促進會會長姜彥彬看得入迷,不時拍手叫好。“體育運動和藝術文化是超越國界、促進國際交流的‘通用語言’。”他由衷感慨。

  2024—2025年是中俄文化年。今年以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中俄文化交流活動接連舉辦。最近,姜彥彬正在精心籌備一場重要賽事——第四屆“孔子杯”中國體育和文化藝術項目大賽。據他介紹,比賽將設中國武術、圍棋、中國象棋、漢語儒學知識、少年兒童中國風繪畫、中國書法等競賽項目,現場還將設置中國聲樂、中國舞蹈、中國樂器、茶藝、中醫等展演項目。

  “一年上一個新台階,比賽項目越來越多,人氣也越來越旺。”談起前三屆比賽的情況,姜彥彬難掩興奮,“參賽選手及觀眾人數逐年增多,大賽舉辦地也從我們僑團的活動中心轉移至莫斯科伊琳娜·維涅-烏斯曼諾娃體操宮。在去年的第三屆比賽中,僅參賽選手和運動員就有上千人。比賽還吸引了許多俄羅斯民眾、華僑華人前來觀看,並獲得多家當地機構、社團的大力支持。”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近年來,中俄互辦“國家年”“旅游年”“媒體交流年”“地方合作交流年”“科技創新年”和“體育交流年”等活動,廣泛吸引兩國民眾參加,增進了彼此了解與認同。

  “中俄是文化、藝術與體育大國。乘著中俄文化年的東風,兩國人文交流正當其時。”姜彥彬說,“除了舉辦‘孔子杯’比賽外,今年我們還有很多計劃,比如在中國河南舉辦少林武術和俄羅斯‘桑搏’的交流賽、與俄羅斯藝術家合作組建俄中絲路之聲青年交響樂團等,希望為促進中俄民心相知相通、相近相親盡一份力。”  

  牛華偉:

  “推廣中文,講好中華文化故事”

  在俄羅斯“上網課”學中文,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參加俄羅斯“媒體+”網絡中文課堂的廣大中文愛好者最清楚。

  “2022年,我們獲得中國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批准,在俄羅斯開展網絡中文課堂。”俄羅斯“媒體+”網絡中文課堂總裁牛華偉向本報記者介紹,該機構致力於開展線上線下中文教育、培養俄羅斯本土中文教師、開發中文教材、組織各類文化交流活動等。

  “2019年,中文被納入俄羅斯國家統一考試。近幾年,中文教育在俄普及率顯著提升,俄羅斯民眾對中文和中華文化的興趣日益濃厚,‘中文+’職業教育、‘數字化’中文課堂的市場需求越來越旺盛。”牛華偉說,“我們緊緊把握這一機遇,積極推進網絡中文課堂發展,受到俄羅斯學生、入職中企的俄羅斯員工及其他中文愛好者的認可。”

  今年4月20日,莫斯科548學校舉辦慶祝國際中文日活動。俄羅斯“媒體+”網絡中文課堂是活動承辦方之一。俄羅斯中文學習者帶來歌曲表演《中國話》《二十四節氣歌》《少年中國說》等,展現學習成果。在中華特色文化互動體驗區,學生們佩戴“VR眼鏡”進入虛擬校園,沉浸式感受中國高等學府的教學氛圍。此外,俄羅斯“媒體+”網絡中文課堂還為現場觀眾准備了傳統糖畫、投壺、書法、魯班鎖、雕版印刷等體驗活動。

  “莫斯科548學校是我們的長期合作伙伴。學生們在學習中文后,會積極報名來華參加春令營、夏令營活動,近距離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牛華偉說。

  隨著“中文熱”升溫,一批中國優秀影視劇作品也在俄羅斯“圈粉”。作為歐亞媒體協會主席,牛華偉積極參與中國影視劇在俄羅斯的展播、推廣及落地工作。

  “中國動畫片《百鳥朝鳳》、電視劇《獵狐》《大江大河》等備受俄羅斯民眾喜愛。希望這些作品走進俄羅斯民眾的生活,為中俄人文交流打開更多扇窗。”牛華偉說,“推廣中文,講好中國文化故事,傳播好中國文化聲音,是我們的使命。”

(責編:李昉、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