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作業少了,孩子睡得早了嗎

2023年02月28日08:12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作業少了,孩子睡得早了嗎

   “超過晚上9點無條件停止做作業,未完成的作業隔天也不用補做……”日前,江蘇省常州市一所小學發出通知稱,為了保証孩子充足的睡眠,將啟用作業“九點熔斷機制”。一經報道,這則新聞立刻沖上熱搜,撥動了萬千家長敏感的神經。

   支持的家長歡呼雀躍:“孩子終於能睡個好覺了!”也有人認為,僅憑一個作業熔斷機制,恐怕難以實現讓孩子早睡的願望……

   對孩子來說,作業與睡眠就像是一座蹺蹺板的兩頭,作業多了,睡眠就少了。一段時間以來,沉重的作業負擔擠佔了孩子寶貴的睡眠。為此,2021年“雙減”政策出台,全面壓減義務教育階段的作業總量和時長。如今,孩子們的睡眠問題是否得到改善?作業熔斷機制又能否解決這一長久以來的難題?

  怪象:校內作業減負后,孩子依舊睡不飽

   北京家長余歡歡的兒子土豆今年8歲,上小學二年級。她告訴記者:“土豆小學入學時,正好趕上‘雙減’實施,學校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對一、二年級不留任何家庭書面作業。”

   學校不留作業,孩子總能早早上床了吧?然而,當記者詢問土豆每天幾點睡覺時,余歡歡給出的答案卻讓人大吃一驚——竟然還要到十點多才睡!

   余歡歡給土豆安排的日程滿滿當當:“每天一頁練字,一張英語閱讀,200道算術題。周一和周三進行足球訓練,從晚上六點半練到八點半,接回家就九點多了﹔周二和周四安排了網課,也要上到八點半,再洗漱磨蹭一會兒,看看課外書,等我們大人准備睡了才肯上床,這就拖到十點多了。”

   學校布置的家庭書面作業少了,孩子並沒睡得更早——這種怪象,在記者的採訪中並不是個例。

   提起作業,浙江五年級小學生豆豆的家長李玉就唉聲嘆氣:“做個作業太費勁!”

   “實話說,學校留的作業不算多,我們也沒給孩子布置額外的作業。”李玉說,“但是孩子做作業不夠專心,我們在客廳看電視,他就老借喝水的名義溜出來偷看幾眼。別的同學一個小時能完成的作業,他非得拖到九、十點。”

   即便如此,李玉表示,就算拖到再晚,她也會要求孩子當天完成布置的作業:“不然害怕第二天被老師批評。”因為寫作業,孩子十一二點睡是常有的事。

   長期擔任北京市順義區家庭教育特聘專家的朱煦也觀察到了這樣的怪象。“雙減”政策實施以來,他接到過百余位來自各地小學和初中家長關於作業問題的咨詢,其中工作日孩子做作業做到九點以后的家庭不在少數。“這就導致很多小學生上床睡覺的時間推遲到十點以后。”朱煦說。

  頑疾:晚睡的孩子背后,站著焦慮的家長

   記者查閱“雙減”政策文件后發現,文件對義務教育階段的作業量和時長作出過明確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

   “根據我從學生和家長口中了解到的情況,目前雖然仍存在一些學校偷偷給學生作業加碼的情況,但較‘雙減’之前,總體上校內作業的負擔已大大減輕。如果只是完成校內作業,小學生九點睡覺,尤其是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應該是較容易做到的。”朱煦說。

   但為何現實卻事與願違?朱煦表示,其中的原因比較復雜,需要具體分析。“很大一部分家長由於校內作業減少,擔心長此以往,無法保証孩子的成績,因而通過找教輔、上補習班等方式,主動給孩子‘加餐’,帶來了新的作業負擔﹔也有一部分是因為孩子本身學習能力不足、習慣不好,加上父母在指導作業時的能力有所欠缺、態度過於激烈等原因,造成孩子拖延,無法按時完成作業。”

   “孩子熬夜寫作業、睡眠不足的現象,在國內至少存在了20年以上。”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孫雲曉表示,他所在的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從1999年就開始調查中小學生的睡眠問題。中心發布的研究報告表明,2010年中小學生睡眠時間低於國家規定時間的比例高達78.1%。2021年,在教育部的調查中,這個數字有所下降,但也仍高達67%。

   “家長逼著孩子熬夜寫作業,不惜犧牲孩子的睡眠,這種現象實際上反映了當前教育壓力下家長的一種恐慌心態和成就焦慮。”孫雲曉告訴記者,有很高比例的家長,對孩子的學業有很高的期望,比如一定要考到前十五名才行。這些家長認為,學業是最重要的,落實到寫作業上,就是覺得寫得多,孩子才會有好的前途。為此,他們不惜損害孩子的健康。但是實際上,這樣的做法害了很多孩子,讓他們不僅成績上不去,而且對於學習產生厭惡,反而毀了孩子一生。

   “成長是有規律的,教育也是有規律的,一味熬夜不是明智的做法。關於孩子的作業和睡眠,我們需要採取一種科學的態度。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了。”孫雲曉呼吁道。

  破題:做好“作業熔斷”,需要家校通力合作

   那麼,如何才能改變目前孩子睡得晚的現狀?熱搜中這所小學提出的作業“九點熔斷機制”,能否解決這一頑疾呢?

   “實行熔斷,是為了保護孩子的睡眠和健康,我非常支持。”朱煦說,“但是將所有孩子的熔斷時間都卡在九點,這就有點‘一刀切’。准確地講,我們應該幫助中小學生建立起晚間作業用時上限,具體用時上限要因學段不同,孩子個體不同,家長支持能力不同,有所區別。”

   朱煦指出,作業熔斷機制實施的重點學段應該是小學低年級,通過建立作業用時上限,保護孩子的睡眠、視力和心理健康,同時從低年級時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那些放任孩子做作業做到很晚的家長可曾想過,所有的考試都是限時完成,為何作業就可以想做多久就做多久呢?堅持作業用時上限,從功利的角度講,對孩子的應試能力也是有促進作用的,可以實現學業與健康的雙贏。”朱煦說。

   孫雲曉表示,從學校角度來說,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不僅要在減量上下功夫,更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講究方式方法,對不同學生遇到的困難對症下藥。這一點對老師提出了很高要求。對此孫雲曉建議,對於基礎不同的孩子,學校可以考慮布置不同梯度的作業﹔尤其對學習水平較差的學生,要適當降低作業要求,讓他能在作業中獲得成功感。

   朱煦指出,要真正落實好作業熔斷機制,家長也必須承擔起主要責任。“即使學校控制了作業總量,規定了熔斷時間,也擋不住家長在家裡額外的‘加餐’。因此,家長首先要改變觀念和習慣,克制在學業上對孩子的無上限擠壓,留給孩子足夠的健康成長空間。同時,要堅持作業用時上限,這樣一來,孩子的學業不僅不會耽誤,還能養成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為未來的學習、生活、職場等各方面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最后,孫雲曉特別提到,近期,教育部等十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意見》。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強協同育人方面,文件要求,學校應全面掌握並向家長及時溝通學生在校期間的思想情緒、學業狀況、行為表現和身心發展等情況,同時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中的有關情況。“這種深度、及時的溝通,對於家校雙方都十分必要。隻有家校通力合作,才能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孩子們的作業和睡眠難題。”

   (記者 唐芊爾)(文中余歡歡、李玉為化名)

(責編:郝孟佳、李依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