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學習貫徹二十大 首都教育在行動

北京語言大學持續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校園形成生動實踐

2023年01月12日16:59 |
小字號

黨的二十大召開以來,北京語言大學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合一,組織全校師生多種形式開展學習宣傳,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校園落地生根,形成生動實踐。

統籌部署謀劃 推進學習廣覆蓋

黨的二十大召開前,學校開展了“喜迎二十大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推出“喜迎二十大 我們這十年”系列報道,集中宣傳展示北語十年發展成就,營造良好氛圍。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后,學校黨委研究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印發《中共北京語言大學委員會關於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召開干部大會,在全校范圍內進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相關工作部署。

學校第一時間組織全校師生採取多種方式收看開幕會現場直播,學校黨委帶領校院兩級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積極學習交流研討,師生黨支部迅速開展集體學習,各個院系和科研機構積極組織全體師生開展學習,各民主黨派、知聯會相繼組織學習活動。廣大師生深入學習,暢談心得體會,在校園掀起學習熱潮。

學校黨委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內容,先后舉辦提升廣大中層干部業務能力的“領航班”、推進學校改革發展的主題培訓班、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培訓班,系統安排學習課程。同時,組織開展“桐語先鋒”本科生骨干黨員培訓班、“青語”團校專題培訓班,引導廣大干部師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校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學習會

參觀“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

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工作

加強研究闡釋 強化宣傳全方位

開展多渠道宣傳。學校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新聞網等校內外媒體平台,開辟“學習二十大 北語在行動”等專欄進行廣泛宣傳。學校官網開設專題網站,及時刊發理論文章、學習體會,宣傳典型經驗。學校宣傳欄安排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專題欄,營造校園學習氛圍。

邀請專家解讀。學校邀請中共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沈傳亮為全校師生作題為《開啟新時代新征程的盛會 黨的二十大精神解讀》的輔導報告﹔邀請外交學院副院長、中國高等教育協會國際政治分會副理事長高飛作題為《習近平外交思想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等專題輔導報告。

組織專題宣講。學校組建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把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與學校事業改革發展結合,從學校發展規劃、國際中文教育、語言服務國家、國別區域研究、一帶一路建設、語言資源保護、世界漢學發展和中國文化國家傳播等多個角度進行宣講。學校黨委書記倪海東帶頭給學生和院系二級書記分別宣講,其他校領導也深入各學院師生中宣講。

黨委書記倪海東講授二十大精神專題黨課

校長劉利講授二十大精神專題黨課

開展研究闡釋。倪海東在《學習時報》文化教育版發表署名文章《高校應擔當起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職責》。組織編輯《北語高教研究》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闡釋專刊。文學院黨委組織文字文獻研究生黨支部、古代文學專門史研究生黨支部和相關教工支部推出“二十大師生中宣講報告古語詞自學解讀”系列欄目,闡釋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蘊含的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思想智慧。

結合發展實際 緊抓落實見成效

一是形成學校戰略謀劃報告。結合黨建調研,學校領導帶隊到19個單位走訪,就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事業發展開展調研。圍繞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行戰略謀劃,深入研究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加強學科建設和有組織科研、深化綜合改革和推進教育數字化,形成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學校戰略謀劃報告。

二是加強“大思政課”建設。出台《北京語言大學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工作方案》,提出突出主渠道教學、提升課程思政質量、實踐教學育人、開設專題思政大課等措施,努力推進“大思政課”建設。對《北京語言大學“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及任務清單、《北京語言大學關於加快構建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工作方案》及工作台賬的情況進行跟蹤了解和督促指導,推進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見效。把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校領導講思政課、講黨課的重要內容,要求全體領導班子成員每人至少上一次思政課。各院系積極研究落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系統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等思政課,專業課程教師把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課程思政重要內容,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材修訂中。

學校召開思政工作會議,守正創新做精上好“大思政課”

三是推進拔尖人才培養。學校“中文國際傳播”中國語言文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博納雅言 語通世界”拔尖計劃2.0全國線上書院北京語言大學主題活動周拉開帷幕。

“博納雅言,語通世界”拔尖計劃2.0全國線上書院北京語言大學主題活動周《梧桐》校史劇展映

四是建立教師隊伍激勵機制。建立教學榮譽體系,表彰獎勵在教學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和團隊,營造尊師重教氛圍,激勵教師不斷提升教書育人能力,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

來源:北京語言大學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