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學習貫徹二十大 首都教育在行動

學習宣傳二十大,首都教育在行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持續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2023年01月12日16:37 |
小字號

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喜迎七十周年校慶,全校師生沉浸在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之中。連日來,全校各單位通過收聽收看、傳達部署、交流研討、參觀實踐等多種形式,認真細致、原原本本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和相關重要文件精神。大家一致認為,黨的二十大為高校、為師生、為全國教育和科研工作者指明了前進方向,令人鼓舞、催人奮進,決心以扎扎實實的行動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

師生聚焦熱議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2022年10月16日,黨的二十大開幕當天,800余名師生早早來到學校統一設立的集中收看點。全校各單位也在40余個分會場組織師生集中收看,全校師生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大家紛紛表示,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師生集中觀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

黨委書記趙長祿表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和全校師生員工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和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心懷“國之大者”,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自覺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努力建設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世界一流大學,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在人民大會堂現場聆聽了報告,她對報告中提到的“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感受尤為深刻。“我要繼續弘揚‘培養紅色工程師’的北航傳承,始終牢記‘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理念,將學生培養成自覺且堅定地聽黨話、跟黨走、為祖國奉獻終身的優秀人才,這是我這個39年黨齡的老黨員對黨的庄嚴承諾。”蘇東林說。

做好傳達部署 持續推進理論學習層層深入

2022年10月24日,學校黨委常委會第一時間學習傳達黨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舉措。在當天召開的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上,中心組成員逐一發言,學用結合,交流思想感悟。

2022年10月26日,學校召開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會議強調,要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原原本本學、系統深入學、融會貫通學、結合實際學,教育引導全體黨員、干部、師生按照‘五個牢牢把握’的要求,全面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實際加強研究謀劃,切實把黨中央有關決策部署落實到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師資隊伍建設等各項工作中。

黨委以上率下,抓住關鍵少數,學習層層深入。通過學院黨委書記聯席會、院長聯席會、管理服務聯席會等“三大會議機制”,以及覆蓋全體師生的周三“學習日”制度,學校黨委迅速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傳達至全體師生。學院黨委會、黨政聯席會、理論中心組學習會、支部書記聯席會也迅速行動,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全體校領導到聯系學院去,與學院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一起,讀原文、悟原理,談認識、談思路、談舉措,統一思想、凝聚力量。

學校舉辦“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理論研討會

向青年學子傳遞信仰,必須用好思政課堂。校黨委書記趙長祿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一道,召開集體備課會,深入研討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三進”工作的方法路徑。強調要以學深悟透為基礎,以融會貫通為關鍵,以教育成效為目的,形成工作合力,扎實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三進”工作。“我們要不斷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系統提升教師隊伍教研能力,使學科、科研、教學與智庫建設形成合力,扎實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趙義良表示。

學校召開“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思政課”集體備課會

在修葺一新的北航校史館,近期每天預約進館參觀的師生達1000余人。“新時代非凡十年,北航取得的一系列改革發展成果,根本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校史館志願者、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陳丹說,“我將在講解中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其中,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故事,講好空天報國的北航故事。”

加強人才建設 培養未來空天科技領軍人才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會見C919大型客機項目團隊代表,充分肯定了C919大型客機研制任務取得的階段性成就。在這個承載著中國航空事業光榮與夢想的項目中,有眾多北航師生校友辛勤工作的身影。

項目參與團隊負責人王華明院士深有感觸地說:“我一定牢記科技報國使命,瞄准重大裝備發展的戰略需求,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做出應有貢獻。我也將堅守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出更多基礎深厚、能力過硬、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

王華明的奉獻與奮斗,是建校七十年來北航人聽黨話、跟黨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精神縮影。作為新中國成立后黨創辦高等教育的優秀代表,北航以七十載創業興學的生動實踐,書寫了“為誰辦大學”“辦什麼樣的大學”“怎樣辦大學”的“北航答卷”。十年來,學校把立德樹人作為立校之本,實施新時代人才培養領航行動計劃,提倡“有溫度的教育”,提出“厚植情懷、強化基礎、突出實踐、科教融通”的人才培養方針,率先獲批未來空天技術學院、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三次問鼎全國“挑戰杯”,百余名在校研究生成為國家科技獎勵署名獲獎人。學校將科技創新作為強校之基,瞄准國家戰略急需,讓航空發動機“中國心”更強勁,助力新一代戰機礪劍長空﹔立下守護藍天“長鷹志”,研制長航時無人機﹔延續永不停息的“陀螺夢”,使新一代衛星、導彈心明眼亮﹔鑄牢軍工裝備“電磁魂”,保障陸海空天武器系統制勝疆場。在神舟飛天、北斗組網、嫦娥奔月、天宮遨游、祝融探火、國產大飛機等大國工程中,處處都彰顯著北航人的責任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作為高等教育第一方陣‘排頭兵’和科技創新‘國家隊’,北航要堅守空天報國志向,勇於創新突破,努力走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為強國建設貢獻力量。”學校校長王雲鵬院士表示。

本文綜合自光明日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官網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