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中小學>>北京市中小學>>學習宣傳二十大 首都教育在行動

非凡十年·數說首都教育

教育系統“戰疫” 筑牢安全防線

2022年11月14日15:36 | 來源:現代教育報
小字號

原標題:非凡十年·數說首都教育丨教育系統“戰疫” 筑牢安全防線

  2020年4月,北京市啟動中小學線上學科教學,圖為昌平一中教育集團天通苑校區趕在線上開課前為學生發放教材。

  關鍵詞:教育“戰疫”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三年時間裡,北京市的疫情時有反復。期間,學校開展正常教學、考試招生機構組織各類考試都受到嚴峻挑戰。在這一形勢下,首都教育系統始終把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構建起市、區、校三級防控體系,奮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從全市動態調整返校復課時間等政策措施、召開“日調度、雙調度”會議部署、印發40余個政策文件、制定六版工作手冊,到成立14個市級督查組,向各高校和各區派駐100余名聯絡員,再到堅持“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創新開展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在線教育、實現二級應急響應下中高考工作平穩落地……三年戰“疫”,首都教育系統筑牢了一道教育戰“疫”的“防火牆”。

  數說

  截至目前,全市共召開405場新聞發布會。在發布會上,北京市教委及時發布關於學校疫情防控、招生考試安排和進度的最新消息。

  本市利用“北京市空中課堂”和“京學通”提供課程資源點播和直播服務。與此同時,歌華有線12個空中課堂電視頻道也同步提供課程點播和直播。

  在中高考期間,考務人員100%落實接種疫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証明以及考前14天健康監測要求。每個考點配備1名防疫副主考,負責疫情防控相關工作和突發情況處置。

  日調度零報告 讓疫情防控有秩序

       三年“戰疫”期間,首都教育系統堅持日調度、零報告制度,從細節抓起,讓每一項工作都“接地氣”、有實效,切切實實保障了每名師生的健康安全。

  截至目前,全市共召開 405場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北京市教委及時發布關於學校疫情防控、招生考試安排和進度的最新消息,讓所有師生、家長做到心中有數。

  三年時間裡,各校防疫工作已經常態化,井然有序。每所學校都配置了體溫檢測裝置,學生每天入校前要測量體溫,教職員工入校要掃碼、測溫,按規定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証明,校外人員堅持“非必要不入校”﹔開學前,學校會做好環境消殺和物資儲備,通過小程序收集學生及共同居住人的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証明。

  中高考關系到千家萬戶,為了能讓每名中高考生順利完成考試,追逐升學夢想,全市各部門頂住疫情壓力,嚴格落實防疫要求,全力保障考生平安考試。高考在設置常規考點的同時,還設置了封(管)控考點,並在集中醫學觀察場所和醫療救治場所設置考場,確保考生應考盡考。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於每年6月24日至26日進行。鑒於這幾年疫情形勢,各區在每次考試前,嚴格執行“三個百分之百”。各區嚴格落實考前30天健康摸排和14天健康監測要求,全面精准掌握涉疫情況,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項。對於健康篩查異常的考生,按照“一類一策”工作方案,妥善安排在相應考點、考場。

  疫情之下,為了護航每一位考生的夢想,教育和招考部門想考生所想、急考生所急,多措並舉做好組考工作,確保了每項考試順利進行。

  4月27日,全市高中率先開學,圖為平谷中學高三學生在食堂用餐。

  先摸排后監測 讓高校生活有保障

  首都各高校嚴格按要求,將疫情防控工作落細做實。每次大學生返校前,各高校都會加強學生信息摸排,全面掌握學校每天京內外師生員工人數、健康狀況。同時,師生員工配合學校第一時間報告個人健康狀況和返校安排。

  在確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各高校會根據本校具體情況對學生採取滾動動態的核酸檢測機制和更加靈活的就餐方式,並做好校園服務保障工作,確保校園超市保供不漲價。每逢期末節點,各高校還會組織學生安全、有序返鄉返家,並指導離校學生做好自我防護,做到學校、家庭“點對點”閉環管理。同時,學校採用各種靈活方式做好畢業生答辯、畢業、就業等相關工作。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開學首堂“大思政課”就聚焦疫情防控。學校以師生為中心,將全校師生返校第一周作為疫情防控教育學習周,全體校領導班子成員赴各聯系院系、分管單位,輔導員、班主任進班級、進宿舍,學生通過“梧桐之約”作承諾、立約定,做到教師、學生全覆蓋,全校師生員工齊上疫情防控“大思政課”。

  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時期,首都高校師生借助信息化手段,不但保証了線上教學、論文答辯等常規工作的如期順利開展,更積極以“雲講座”“雲課堂”等方式展現高校師生的正能量風採,普及傳播科學知識,向世界講述中國的抗“疫”故事,為全球抗“疫”貢獻力量。

  北京大學採用直播、錄播、慕課、視頻會議、專屬定制(SPOC)等多種網絡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網上同步學習。教師能在網上布置作業、批改作業、組織答疑,課后學生還可以觀看視頻回放。

  線上直播課程 讓中小學生有底氣

  “請每名同學都打開攝像頭,我們馬上要開始今天的第一節課”,這樣的場景對很多大中小學生而言並不陌生。三年裡,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學校正常教學節奏被打亂,線下課程不得不轉為線上進行,這對於學校、老師和學生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戰。為了讓學生“停課不停學”,保証線上教學質量,本市利用“北京市空中課堂”和“京學通”提供課程資源點播和直播服務,以及歌華有線12個空中課堂電視頻道同步提供課程點播和直播。

  在此基礎上,本市各中小學合理統籌國家、市、區、校四級課程資源,按照統一的教學計劃,根據實際條件有序地組織線上教學。學校使用市、區、校級課程資源,由本校任課教師輔導答疑,做好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效銜接,確保學生“停課不停學”。在恢復線下授課后,學校還會對線上教學情況、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梳理和評估,確保學科教學質量。北京市第十一中學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借助在線教學平台,大力推進“雙師課堂”和在線課堂的應用實踐研究,積極探索作業管理、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等技術手段。

  除線上學科教學外,本市各中小學校還邀請心理專家舉辦心理講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組織各類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的青春不留遺憾。北京市京源學校邀請專家作名為“與孩子共同面對情緒與壓力”的線上講座,聚焦學考前孩子與家長情緒與壓力的紓解。

(責編:郝孟佳、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