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激發愛國情感 增進身份認同

2022年10月04日08:44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以國家認同教育培養國民的國家認同感,是國民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核心內容。國家認同教育是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實現“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重要保障。在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香港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抓手,致力建立健全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的教育體系,香港青少年國家認同教育呈現一番新氣象。

特區政府積極作為 教育主導作用愈加顯著

香港特區政府在國家認同建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是國家認同教育的引導者、調節者和支持者。近年來,特區政府及其教育職能部門,在國民教育領域更加積極作為,充分發揮教育主導作用。

首先,明確愛國主義教育從娃娃抓起的理念。香港教育局分批向幼兒園提供升挂國旗及奏唱國歌的專項津貼,派發《小精英》系列幼兒圖書,初步搭建“家”與“國”的意義聯結紐帶,幫助兒童樹立正確價值觀,扣好人生第一粒紐扣。與此同時,順應社會形勢變化,更新《小學教育課程指引》,聚焦中華文化與國家安全,在青少年心田埋下愛國主義的種子。

其次,推動愛國教育課程改革。單列中國歷史科為必修科目、引入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布《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這一系列舉措相輔相成、循序漸進,涵蓋歷史、地理、語文、法律等課程內容,貫穿於小學、初中、高中等學段,為青少年國家認同教育的有序開展提供了方向指南。

再次,構建青少年國家認同教育的保障性措施與輔助性路徑。一方面,以愛國愛港為價值內核,開發多種配套的網絡教學資源以及一站式國民教育自學平台,制定國民教育活動規劃年歷,拍攝制作《我和我的祖國》視頻,舉辦“九一八”事變與抗日戰爭勝利等專題教育展覽,使得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在可觀、可感、可觸中轉化為香港青少年熟悉的事物、生活的場景和群體的記憶。另一方面,精心設計20余條覆蓋內地多個省市的研學路線,推進香港學生赴內地交流﹔通過“行走”的愛國教育課堂,聯通理論研習與親身實踐的時空斷層,增進青少年家國一體化體驗。

香港學校積極響應 愛國教育步入正軌

學校是立德樹人、厚植愛國土壤的重要陣地,直接影響香港學生的國家觀念、民族情感、歷史意識的形塑與建構。在特區政府教育指引和政策安排下,香港各級各類學校予以積極回應,根據自身基礎設施、教學特色、師資力量等實際情況,在國家認同教育實踐中積極進行有益探索。

對課程設置進行結構性優化。改變過去強調個人能力發展、弱化歷史文化涵養的課程導向,壓縮古代歷史比例、延展現當代歷史元素,讓香港學生對祖國歷史的不同階段擁有完整的認知鏈條,明晰“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身份軌跡。

修補教材審核標准的漏洞。引進課本評審制度,對專業小組審批、出版社修改到教育局復核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嚴格把關,保証國民教育的文本符合客觀事實及社會主流價值觀,將歪曲史實、顛倒是非的“毒教材”拒於課堂之外,為香港學生認知國情提供一把彰顯科學真理與人文精神的尺子。

調和通識教育的整體基調。引導香港學生在內地、香港、世界互聯互動的命運共同體中培育獨立思考能力,准確把握國家發展、香港定位與全球形勢,讓學生的視野跳出“從香港看香港”的小方格、融入“從國家看香港”的大棋局,實現“小我”與“大我”相互成就。

加強教育工作者的政治倫理規約、職業操守管理和專業水平培訓。愛國主義教育不僅要向學生傳播關於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的價值觀,還要傳授“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和憲法、香港特區基本法、香港國安法等專業知識,這在客觀上要求教師從政治性、學理性多層次理解透教材。為此,近年香港教育局舉辦多場愛國專題培訓,至今已有超過750所學校逾4萬名教師參加學習。此外,基於學生學業壓力、教師工作負擔與學校管理成本的綜合評估,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考核標准簡化為達標、未達標兩種,避免以分數高低的指揮棒來驅動國家認同教育運轉,使得教師與學生更易於接受,從而保証教學質量與學習效果。

愛國社團齊心協力 社會教育環境日益改善

青少年不僅是香港發展的希望,也是民族復興大業的接班人。香港社會有責任去幫助他們培育愛國主義情懷,搭建參與國家發展戰略的橋梁。隨著香港國安法的貫徹落實以及香港選舉制度的修改完善,香港教育生態也逐步撥亂反正。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成立“愛國教育支援中心”,全方位配合特區政府,為教育界推動愛國主義及國家安全教育提供豐富多樣的支持﹔同時,定期舉辦香港愛國主義教育高峰論壇,嘗試構建教育部門、專家學者、前線教師相互對話交流的長效機制,使得社會中有關青少年國家認同教育的好建議能夠自下而上通達決策層。

香港紫荊文化集團、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和香港中國文化研究院等團體組織也發揮重要作用。比如,依托愛國行動架構安排多元化學習日程,向香港教育局及全港中小學贈送憲法、基本法系列學習叢書《識法導航》,並啟動基本法全港校際問答比賽,推動愛國主旋律電影及高質量紀錄片走進香港中小學,由點到面助推香港青少年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國家主人翁意識。得益於愛國愛港、和諧穩定的價值觀加速擴散於社會氛圍中,那些增強香港青少年國家認同的理念、制度、措施日益深入民心,獲得了愛國社團的廣泛支持,“愛國者治港”的社會基礎也越來越堅實。

國家認同教育是一項由教育主體、客體、中介與環境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構成的系統工程。盡管不同行動主體對教育對象施加的影響各有差異,但隻要大家勠力同心,凝聚好特區政府、學校、社團等多方合力,就能最大限度發揮整個愛國教育體系的效能,為“一國兩制”和民族復興事業輸送合格人才。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國家認同教育的車輪向前推進,香港年青一代必將更加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祖國各地青年攜手共創中華民族美好的明天。

(作者:馮慶想,系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研究員,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一國兩制’新形勢下港澳青少年國家認同研究”〔20CKS056〕階段性成果)

(責編:何淼、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