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來乍到保持對生活的熱情(留學記)
作者在悉尼大學校園內。 |
不知不覺,來澳大利亞已經兩個多月了。
回想起兩個月前,父母送我到哈爾濱太平機場時,一家人內心喜憂參半,在機場安檢處久久不願分別。對比我此刻心情的平靜,出國前的緊張與惆悵仿佛已經過去很久了。
剛來時,我忙著入學報到、參加實驗室培訓,日子過得十分緊湊。這也正合我的心意,在家等待公派獎學金的半年已經休息了足夠多的時間,我早已准備好大干一場了。
6月29日一早,一夜未眠的我和我的忐忑一同降落在悉尼金斯福機場,與轉機時結識的一對夫婦一起忙亂地領取行李、過海關,直到順利出機場后才鬆了口氣。那天,我在房間放下行李,就來到悉尼大學的Madsen大樓——這裡即將成為我博士3年的大本營。
課題組的師兄們都很熱心,他們帶我逛了校園和實驗室,一想到未來我有可能在這裡做出漂亮的實驗成果,就覺得激動。一路走來經歷的所有情緒:出國前的忐忑、申請過程的苦痛……這些好像都值得了,我真的很感謝國家給我這個學習的機會。
入學的過程卻有了“波折”。我早早便遞交了錄取通知書和獎學金証明,可入學確認書遲遲不下,我十分擔心是不是哪一步出了差錯。在悉尼冬日陰雨連綿的天氣裡,清冷孤寂的出租屋不斷涌來一陣陣寒意,我的心情糟糕到了極點。那份深埋心裡、身處異國他鄉的不安定與擔憂,在環境的渲染下終於爆發了。在仿佛將要失去一切的瞬間,我想到了一切可能壞結果。其中酸楚,隻有自己才能知道。
在我多番郵件“轟炸”后,閑適慣了的澳大利亞人終於以“驚人”速度,在1天內就把我入學的全部手續都辦完了。我興奮地開始預約實驗室培訓,參加線上的各種安全考試,等待著線下操作培訓。可澳洲人“從容”的工作習慣又給我上了一課——簡單的制樣試驗竟然安排到了月末,其余安排更要在那之后。我十分無語,但初來乍到也隻好入鄉隨俗了。老師和師兄們似乎早已習以為常,勸慰我說剛好趁這段時間多出去走走,去看看悉尼的風景。
此時的悉尼已經結束了它初冬時的陰雨連綿,太陽開始顯露出威力。即使是下午,陽光也明亮得像正午那般,毫無保留地鋪洒下來,映在哥特風格的建筑上,也點亮公園綠油油的草坪和五顏六色的花朵。我決定先去找尋這座城市裡的中國印記,去唐人街看看。
唐人街旁的辦公樓並不很高,但各有特色,很難想象它們是如何整齊地排列在一起的。城中心的有軌電車與公交車絡繹不絕,車上卻沒有那麼多乘客。只是提醒行人過馬路的信號燈嘟嘟響個不停,每次一聽到這嘟嘟聲,即使我正坐在附近的長椅上,心裡也感到一陣焦急,仿佛也正趕時間那般。
我繞著唐人街轉了好幾圈,在每一家店鋪門口細細打量,這裡街道上的人明顯多了起來,華人面孔也更多了。看見這些陌生卻可親的面容,我的心裡也涌起絲絲暖意,好像我不是自己一個人,有很多個身處異國的“我”也在這座城裡奮斗著。
更讓我這個“吃貨”高興的是,這裡有很多國內的美食。火鍋、港式茶點、燒鴨飯……還有人氣高漲的麻辣燙,店裡來捧場的外國友人也有不少。中餐館的味道很正宗,價格又公道,當時我就決定以后周六多來打打牙祭,犒勞一下我的中國胃。
7月中,有國內朋友來悉尼等著8月轉機回國,有了伴我自然更愛出門了。每個周末我們都相約一起去打卡悉尼的景點,天文館、歌劇院、美術館……這些地方都留下了我們的身影,我也在其中感受到了悉尼別樣的風情。
如今,簡單的生活節奏、健康的工作時間,都在幫助我高效、快樂地完成任務。每晚回到小屋,收拾好房間后,便在音樂的陪伴下閱讀,享受屬於自己的一份寧靜。周六,走出家門,坐上公車去探索城市角落,走累了便在長凳坐下,享受一瓶可樂,或靜靠在椅背上看人往人來、望雲卷雲舒,或用筆寫下此刻的感受:我愛人間的煙火氣,流淌在歲月裡的風與月。
(作者為悉尼大學在讀博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