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到美國學東亞研究(留學記)
許路明在美國留影。 |
到美國上學后,身邊不少朋友得知我的專業都很好奇:“為什麼去美國學東亞研究?”其實,這個問題我也時常思考。
讀本科時,我第一次接觸到海外的中國研究作品——哈佛大學孔飛力教授所著的《叫魂》。這本書視角新穎,作者旁征博引,描寫細致入微,探究了清朝乾隆年間一個不起眼的案件是如何被不同的群體解讀、發酵成一件全國性的大案。當時,我便對作者的研究視角、方法論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並深深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我想了解更多海外中國學研究甚至東亞國家研究的內容,因此在本科畢業后,懷著求知的心,我來到了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繼續攻讀東亞語言與文化專業,希望通過系統學習相關課程,深度了解東亞的歷史脈絡和政治、經濟、社會發展。
東亞研究主要以中國、日本、韓國這三個國家為研究對象。海外的東亞研究並不是一個新興學科,相反,它繼承了海外漢學研究的豐富成果和研究思路,並且與現代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相結合,形成了屬於自己的學科體系。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些海外知名漢學家以及他們的作品,幾乎都是中國和世界在交流、溝通過程中誕生的優秀文化成果。
我的大學課堂非常重視討論,學生是主要發言人,老師則像主持人。此前我一直認為課堂上要認真“聽”而非“說”,因此當我發現需要在課堂上侃侃而談時,有些不太適應。不過老師們經常鼓勵大家,不管學生說得如何都予以肯定,看到其他同學暢所欲言,我也漸漸改變想法,嘗試加入其中。習慣之后,我發現這樣積極討論的上課模式有一個很大的優點,那就是不管討論的內容淺顯或者深奧,最后都能引發課堂中所有人的思考。
通常,大家在開啟話題后,思維就發散開來,逐步深入到話題的歷史背景、理論框架中去,每個人都能就自己所熟悉的知識向大家分享獨特的觀點。一堂課結束,我覺得收獲滿滿,並對下一次課堂討論充滿期待。許多同學新奇的視角、獨到的觀點讓我感到驚喜並受益匪淺,我經常下了課就跑去圖書館借閱同學們提到的書籍,這使得我的知識積累有明顯進步。
除了學習,我的日常生活和美食相關。在中國留學生群體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每一個中國留學生都是隱藏的中餐大廚。”這話不假,我所在的厄巴納-香檳市規模不大,地處美國的中部,本地人的飲食習慣跟中國差異較大,當地幾家中餐館雖然可以暫時解饞,卻因菜式固定,並不能讓所有人都吃出家鄉的味道。於是中國學子紛紛下廚,各顯神通,盡最大的努力還原家鄉味道,再和來自中國其他地區的朋友分享。
每逢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國留學生就會齊聚一堂,做出各自拿手的美食,仿佛一場廚藝交流會。有時,同學們還會留意心儀菜的做法,偷師回去,創新自己的食譜。我是一個東北人,現在竟也能做得一手地道川菜,不得不說是和朋友們互相切磋、學習的結果。
閑暇之余,我們會到學校周邊的森林或者湖邊散步、野營,傍晚就在湖邊支起篝火,一邊欣賞晚霞,一邊談天說地,這是繁忙學習之外寶貴的放鬆時光。
如今我已經完成碩士學業,即將開啟本專業的博士課程。我對所學專業又有了新的感悟。美國的東亞語言與文化專業不僅通過他者的視角理解東亞,也增進中國與世界的溝通,架設文化交流的橋梁。我希望在未來能夠通過自己的學習和研究,為世界文化交流發揮作用。
(作者系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東亞語言與文化專業在讀博士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