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在早稻田大學追尋李大釗的奮斗印記(海外學子尋訪革命前輩的紅色足跡·第八站:日本東京)

孟華川
2021年08月05日08:5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李大釗學籍卡掃描件(資料圖片)。
  孟華川攝

  記錄有李大釗留學期間繳費情況的冊子。
  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攝

  在早稻田大學歷史館拍攝的《青春》一文日文譯文節選。
  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攝

  早稻田大學中國校友會參觀位於河北樂亭縣的李大釗紀念館。
  孟華川供圖

  在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歷史館的名人名言牆上,有一段節選於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李大釗於1916年春寫的文章——《青春》——中的名言:“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作為早稻田大學的中國留學生,看到這段文字,我的內心十分激動,感受到了當年中國有志青年為了探索救亡圖存之路,赴日求學的激情。

  

  (一)赴日

  上世紀初,中國一批有志青年東渡日本,以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他們當中包括后來參與創建中國共產黨的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對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運動起過重要作用。

  1913年冬,李大釗從北洋法政學堂畢業后懷著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強烈願望到日本求學,住進了早稻田大學附近的基督教青年會。在那裡,他學習日語和英語,並於1914年9月正式進入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習。

  根據早稻田大學中國校友會提供的李大釗的學籍卡,卡上除了姓名、住址、籍貫等基本信息外,還有李大釗的入學信息。此外,在早稻田大學校史資料中心,有兩本與李大釗相關的“學費領收簿”,上面清晰地記錄著李大釗繳納學費的情況。

  根據相關文獻,在日留學期間,李大釗除了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外,還廣泛涉獵各類知識和思想學說,並結識日本有識之士,探索救國之路。

  關於李大釗留學期間的學習情況,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安藤彥太郎在《架向未來之橋——早稻田大學與中國》一書中,展示了李大釗的成績單以及詳細整理了李大釗上學時履修的11門科目及對應的執教老師。

  在早稻田大學任職的安部磯雄是把社會主義思想引入日本的先驅,雖然李大釗並未直接選修他的課程,但在思想方面受其影響較大。相關專家認為,安部磯雄的思想觸發了李大釗向社會主義思想的轉變。

  (二)回國

  1915年1月,日本向中國提出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而時任日本首相正是早稻田大學的創始者大隈重信。事件發生之后,在日本留學的中國留學生反響非常強烈,李大釗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總會的愛國斗爭,起草《警告全國父老書》,呼吁全國人民團結一致,保衛錦繡河山。文章被油印成冊,在留學生中廣為散發,引起轟動。在文中,李大釗寫道:“凡有血氣,莫不痛心,忠義之民,願為國死。”

  1915年12月,袁世凱在全國人民的反對聲中復辟。為了參加反對袁世凱的運動,李大釗於1916年1月短期回國。1916年2月,他返回日本,卻被早稻田大學除名。不久,李大釗回到中國。

  1916年回國后,李大釗到北京大學任圖書館主任兼經濟學教授,並參加《新青年》雜志編輯部的工作。他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宣傳民主、科學精神,抨擊舊禮教、舊道德,向封建頑固勢力展開猛烈斗爭,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一員主將。

  相關專家指出,李大釗是在中國舉起十月革命旗幟的第一人,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他先后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文章。李大釗窮盡畢生的精力在中國研究、宣傳和實踐馬克思主義,不僅為中國革命造就了最初的一批共產主義者,而且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三)尋訪

  2015年,筆者在早稻田大學政治學研究科學習時,了解到李大釗先生是我的校友。

  在早稻田大學歷史館中的知名學生名錄中,筆者看到了李大釗的名字,讀到他當年所寫的《青春》(節選),更是讓我心潮澎湃。

  2019年5月18日,筆者作為早稻田大學中國校友會的一員,在孫曉燕會長帶領下,一行25人拜訪了位於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的李大釗紀念館。同時,受早稻田大學委托,校友會還向紀念館捐贈了李大釗在早稻田大學留學期間的相關資料。

  在李大釗紀念館中,回望這位革命前輩的足跡,筆者感慨萬千。1889年,李大釗生於河北省樂亭縣大黑坨村。自幼父母雙亡,靠祖父教養成人。1913年,他東渡日本,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學說。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令李大釗備受鼓舞, 在宣傳十月革命過程中,他從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轉變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進而成為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

  光陰荏苒,如今歷史的接力棒傳遞到了我們手中。作為當代留日學子,我們要沿著革命先驅的足跡,繼續奮斗、學有所成、報效祖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系日本國際醫療福祉大學中國留學生)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