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大學生要有大格局(教育眼)

--專訪教育部藝教委主任、北京大學資深教授葉朗

本報記者 董洪亮
2016年12月22日07:3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大學生要有大格局(教育眼)——專訪教育部藝教委主任、北京大學資深教授葉朗

  北京大學燕南園56號院,曾是科學名家、北大老校長周培源先生的居所。如今的56號院,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的所在地。當年愛花的周先生種下許多櫻花樹,美學中心入駐10多年來,院子裡又種了白桃、玉蘭、海棠、牡丹、芍藥和許多竹子。

  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葉朗近日在這裡接受記者採訪,他指著南邊偏西的57號院說,那是馮友蘭先生的故居、即“三鬆堂”﹔西邊的60號院是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的故居。燕南園還曾經居住過馬寅初、湯用彤、向達、翦伯贊、朱光潛、冰心吳文藻夫婦、侯仁之等等諸多學術大師。隨著這些大師仙歸道山,學校的一些研究機構等陸續搬進來。

  走進燕南園,進入56號院,靜美之感油然而生。怎樣進一步正確認識美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怎樣積極開展美育?如何擴大美育優質資源的覆蓋面?積40年研究美育之功、常年為學生開設多門美學課程的葉朗教授,對記者暢談自己的感悟和實踐。

  燕南園海棠依舊,這裡是美學與美育的重鎮

  記者:您有一篇文章和一本書的名字均為《燕南園海棠依舊》,北京大學燕南園賡續著怎樣的人文傳統和高遠的精神境界追求?

  葉朗:燕南園是北大學術積澱最深厚的地方,在這裡住過的學術大師,構成了一種人文環境、一種精神氛圍,其靈魂是一種高遠的精神追求、一種人生的神聖性。馮友蘭先生曾用“欲罷不能”的學術創造來說明人類文明“真火”燃燒不滅的原因,“欲罷不能”體現高遠的精神追求和人生的神聖性。

  單就56號院來說,在開展美學與美育研究方面,個人項目有95歲高齡的張世英先生的十卷本《文集》,還有許多研究美學基本理論、研究中國美學和中國藝術、研究西方美學的著作,集體項目有歷時25年、200多位學者參與、近1800萬字的《中國歷代美學文庫》《中國美學通史》《中國藝術批評通史》3套多卷本著作。我們還在56號院舉辦“美學散步文化沙龍”,邀請許多著名的科學家、藝術家參加。

  記者:您現在還擔任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曾經同時擔任北大哲學系、宗教學系和藝術學系的主任,還擔任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您的《美在意象》《中國美學史大綱》《中國小說美學》等著作為新時期的中國美學美育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些著作大都與燕南園有關聯。燕南園是否關系大學的某種使命?

  葉朗:北大許多學術大師的傳世經典著作都寫作於燕南園。大學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引導大學生,也引導整個社會,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這種精神追求給我們的人生注入了一種嚴肅性和神聖性,使人們生發出無限的生命力和創造力,生發出對宇宙人生無限的愛。北京大學由蔡元培開創的人文傳統及藝術教育傳統沒有中斷。燕南園海棠依舊。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性格,美育有不可替代性

  記者:如何認識美育在育人中的獨特功能?

  葉朗:中國古人認為,德育是“禮”的教育,它的內容是“序”,也就是維護社會秩序、社會規范,在規范性的教育中使人獲得自覺的道德意識﹔美育是“樂”的教育,它的內容是“和”,也就是調和性情,使人的精神保持和諧悅樂的狀態,生動活潑,充滿活力和創造力,進一步達到人際關系的和諧以及人與整個大自然的和諧。德育和美育的關系是“禮樂相濟”,也就是互相補充、互相配合。美育可以使人通過審美活動而超越“自我”的有限性,可以激發和強化人的創造沖動,培養和發展人的審美直覺和想象力,所以美育對於培育健康的人格和創新人才有著自己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過去在大學教育中,我們往往隻重視知識的灌輸、技能的訓練,而忽視心靈的教化和人格的培養,我們不注重引導青年去尋求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古典課程、人文課程、藝術課程受歧視、受排擠,人的創造力、想象力被壓抑,人的同情心、道德感、審美感得不到啟迪。我們的眼光必須從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遮蔽中解放出來。從物質的、技術的、功利的統治下拯救精神,是我們的教育所面對的時代問題。大學教育不能等同於職業教育,許多高校招生咨詢會上,家長及考生最關心“這個專業好找工作嗎、工資待遇高嗎、能否出國”等問題,過於功利。我們現在不重視從小培養學生們熱愛中華優秀文化,如果青少年從小都是接觸文化垃圾,那他們就很難再接受經典了。

  我們的時代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這個時代要求我們培養人格完善、全面發展的杰出人才,要求我們培養多才多藝、學識淵博、富有創造力的巨人。大學生要有大格局,在這個意義上美育的作用比較明顯。美育就是引導人們去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具有一種“光風霽月”般的胸襟和氣象,去追求一種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這是美育的最終意義,也是所有人文教育的目標。這對於一個人成就事業、成就學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增長專業知識和技能來說,美育、人文藝術教育的直接幫助好像不明顯,但從培養思維能力方面,從性格方面,以及從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來說,這正是美育、人文藝術教育的獨特功能,這是從孔子一直到蔡元培所一貫強調的。要創建世界一流大學,一個重要的努力方向,就是要推動文理交融,推動科學與人文、科學與藝術的結合。

  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擴大美育優質資源的覆蓋面

  記者:現代互聯網技術對教育包括美育方面優質資源的共享,產生巨大正能量,您在利用互聯網技術上有何探索?

  葉朗:我們這個時代是高科技的時代,時代要求我們的教育應該充分利用網絡平台的媒介,推動優質教學資源的社會共享。我們的美育和藝術教育也應該體現這種“互聯網+”的時代要求。去年,在教育部的引領下,由北京大學牽頭,我們策劃和制作了一門網絡共享課(國外叫慕課),名稱是《藝術與審美》,我自己講其中的兩講,內容分別是“美育”和“人生境界”。這門課受到大學生熱烈歡迎,目前,全國各地已有500所高校,超過16萬學生選這門課。

  記者:未來您將怎樣推進網絡共享課,讓更多的大學生受益?

  葉朗:我們現在正在策劃和制作一個系列的“人文藝術網絡共享課”,第一階段開設4門課:《昆曲經典藝術欣賞》《偉大的〈紅樓夢〉》《敦煌的藝術》《世界著名博物館的藝術經典》。這4門課已於今年下半年開始錄制,計劃2017年2月上線。授課老師聘請北京大學和國內高等院校的著名教授,同時也聘請文化領域和藝術界的著名學者和藝術家。我們請白先勇、蔡正仁等10多位著名昆曲藝術家和學者來講昆曲,我們請王蒙等10多位著名文學家、哲學家、紅學家來講《紅樓夢》,我們請樊錦詩等10多位長期在敦煌工作的學者來講敦煌。

  這種新型人文藝術通識課的主要特點是,在網上面向全國高校開課,覆蓋面大﹔課程內容要求有普及性和趣味性,又有思想性和學術的深度﹔在傳播人文藝術知識的同時,要傳播健康、高雅、純正的趣味和格調。

  通過文學藝術系列課程,我們在高校中進一步營造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弘揚中國精神的濃厚氛圍。俄羅斯的大學生一定要讀普希金、萊蒙托夫,一定要讀《戰爭與和平》﹔中國的大學生一定要讀唐詩宋詞,一定要讀《紅樓夢》,一定要知道敦煌,一定要知道昆曲。我們要引導我們的大學生接近中華文化的經典,使他們熟悉經典,閱讀經典,欣賞經典,熱愛經典,加深他們對“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的認識和體驗,深化他們的中國文化的根基意識。經典的作用不可替代,經典的地位不可動搖。當然,我們也要引導大學生具有國際眼光,使他們熱愛全人類的文化經典、藝術經典。

  利用互聯網在大學生中加強藝術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我們貫徹中央精神的一種嘗試,也是回應時代呼喚的一種嘗試,今后還要繼續開設這方面的課程。

    《 人民日報 》( 2016年12月22日 18 版)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