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大學評教:讓學生發出真實的聲音

曹東勃
2016年12月20日07:40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大學評教:讓學生發出真實的聲音

“老師不為難我,我也不為難老師”,這樣的表述反映了高校學生評教過程中師生微妙的博弈。臨近期末,一般在期末考試之前,各大高校又將啟動學生對教師的評教。從早先手寫分數、機讀卡到如今的網上評分,學生評教程序越來越便利,標准越來越規范。但是,起源於上世紀20年代美國高校的學生評教制度能否真實地反映教師的教學水平、能否全面體現學生意志,一直存有爭議,其公允性和科學性也備受質疑。

-----------------------------------------------

年關歲末,又到了總結績效、反思不足的時刻。在以人才培養作為根本目標的大學,這種總結與反思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對教師一個學期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學生評教制度是這個評價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的學生評教制度源自美國。美國高等教育的突出特點,是注重服務社會需求、傾聽受教育者聲音、嵌入高度發達的市場文化。對於大學與市場、大學與社會的這種緊密互動,身處其中的學者們向無定論。上世紀初,制度經濟學家凡勃倫專門寫了本《學與商的博弈》,抨擊商業利益侵蝕象牙塔、商業運作理念滲入大學的制度建構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然而,若要把評教制度歸結為一種“消費者主權”或“顧客至上”的市場評價機制,又未免失之偏狹。它有著更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現代大學發端於中世紀,而中世紀的大學本身是一種行會組織。以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為代表的“學生主導型”大學是最早的模式,學生組成行會,制定教學管理規范,並聘請教師,教師是被雇佣者。在后來的發展過程中,大學的辦學經費不再緊張,大學教師作為管理者的地位凸顯,以巴黎大學為代表的“教師主導型”大學成為主流。但教學自由與學生自治的傳統都沿襲至今,學生評教制度就可視為兩者互動形成的固定機制。

中國的大學引入學生評教制度始於上世紀末,至今已有20年左右的實踐歷史。從一個教師的角度,我認為這項制度至少有兩點作用和意義:

第一,學生評教是檢驗教師教學效果的直觀標尺。大學不是知識生產的工廠車間,教學過程不是《摩登時代》中的機械搬運,因而教學效果無法立竿見影。學生考試成績的優劣也很難直接歸功或歸罪於教師。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了解自身教學設計有無疏漏、教學重點是否厘清、教學過程是否連貫,單憑“自我感覺”是沒用的,必須要賦予學生一定的評價權限,創設一種評價的“場域”並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大學評教系統一般由一系列復雜程度不一的量表組成,涵蓋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多個指標,最終呈現為量化圖表,供教學管理部門和教師自身參考。

第二,學生評教是師生互動的一種特殊形式。在當下的大學課堂教學中,一名教師面對幾十上百名學生的狀況很普遍。在這種情況下,不要說實現廣泛深入的師生互動,就是師生之間混個臉熟都不太容易。而教學評價系統一般都有開放性的書面評價或留言的功能,學生可以將自己對課程和教師授課過程的想法和建議,提交到這一系統。由於學生是匿名評價的,因而可以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發出真實聲音。

當然,我也認為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大學的學生評教制度應當在以下三方面加以完善——

其一、應當在時間安排上創造更加寬鬆、自由和非功利的評教氛圍。筆者先后在兩所高校任教,據我有限的了解,大部分高校的學生評教時間集中在期中考試至期末考試之間。這一時間安排的微妙性有二:

一是由於學生評教結束時考試尚未進行,因而學生可能會有一種隱秘的考慮,不敢對老師進行客觀評價,避免老師以期末考試成績為后續的制約手段。即便是在完全匿名、確保信息不泄露的情況下,學生與老師之間似乎也形成了這種基於“恐怖平衡”的“默契”。

二是評教與下學期選課同步啟動,而很多學校將是否完成評教作為進入選課系統的門檻。這就帶來一個問題,一些學生並非出於自願和主動,僅是為了盡早選課(否則可能選不上)而不得不評教。可想而知,這種評價結果是倉促和不負責任的。回想起我自己這一屆的不少同學十幾年前在大學階段的評教經歷,就是按著鍵盤上的“Tab”鍵一路切換下來(自動延續上一個選項),目的只是為了快點完成評教,開始選課。因而,我以為,在評教時間的安排上,應當設計得更加合理,讓學生少些顧忌,更加大膽直接地表達意見。

其二、應當建立尊重學科特點的,科學化、精細化的評價指標體系。學生在評教時,是將整個學期所上的課同時進行評價的。這就涉及不同課程之間能否以及如何進行橫向比較的問題。關於這一點,我從不同的同事口中所了解到的意見並不完全一致。毫無疑問,應當建立一種包容性的評價指標體系,既避免“關公戰秦瓊”的笑話,也避免所屬院系的親疏遠近對學生評價造成擾動。

其三、應當向師生雙方及時反饋教學評價結果並加以解釋。教學評價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教學效果的提升和改進也永遠在路上,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因而,教學管理部門不應隻將其作為自身的常規性業務,借以應對各種檢查評估,抑或只是將數據作為人事部門進行教師崗位聘任的一個必備條件﹔而要回歸引入這一制度的初心,將之用好、用活,把評教結果和意見建議及時反饋給雙方,並在一定范圍內公開。這才可能形成一種制約機制,形成教、學、管之間的合力,實現大學治理的共治共贏。

-----------------------------------------------

@秦嬴博:畢業那年,教我們《新聞事業史》的老師也退休了。這位老師教學特別嚴謹,課講得特別好,但對學生要求很高,尤其體現在考試上,有的學生就不樂意了,覺得老師不應該這麼較真,更不該讓不少沒有認真復習的學生挂科。這樣的好老師往往在評價上丟分,我感覺太可惜。不能光有打分的項目,而應該說明原因——老師哪方面值得你肯定,你對老師哪方面有意見。或許也是一種對認真教學老師的保護和尊重。

@庄麗:有次打了“不滿意”,輔導員便在班群上說我們不誠信,不知恩,言語中似有指責之意(他曾說在后台能查得到學生名字)。上課時,某些老師會暗示我們打“滿意”,言外之意是打了“滿意”,雙方都好相處。在很多情況下,評教都是老師主導的。如果老師有問題,學生打了“不滿意”,反而會找學生麻煩。當然,不排除有些學生是因個人過失而對老師不滿意。

@胡波:我上大學時給老師們評過一次分。那是2003年,學校網絡辦公管理系統還不發達,打分表還是打印的,我們就在紙上對照著評分標准給任課老師逐一打分,不過在課間花了幾分鐘時間。現在回想起來,這種評價就是一種對老師的感覺和印象而已。如今,自己當了老師,也要接受學生評分。不可否認,學生們的認知水平程度不一,部分學生容易受個人情緒影響,未必能夠客觀、公正地對待評分項目。如果是為了改善和促進教學,搜集有益的反饋意見,期末評分隻算是很小的一部分,還有學生座談會、班主任會,還有學習委員、課代表的反饋,以及教師講課競賽等渠道。不必將學生評教的作用放大,也不必不屑一顧。

@鄧有情:有些老師上課時會直接說:現在學生貴氣得很,不能打也不能罵,老師還必須和藹可親,不然你們全體給我打了低分,我也不好受。其實,隻要老師用心教了,學生都會看在眼裡,評分也不會低。有時候,即便覺得某位老師嚴厲、不好交流,也只是在某些項目上打低一點兒,不會影響教師整體得分。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