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考招考2.7萬人 處於歷史的高位線上
人民網北京10月14日電 (記者林露)記者從人社部國家公務員局獲悉,2017年國考報名明天正式開始,報名主要採取網絡報名的方式,10月24日報名截止。此次招考政策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內容?中公教育申論研究院院長張紅軍介紹說,今年招考公告最大的看點就是計劃招錄2.7萬人,為各界應考人員帶來了更多“成公”機會,同時政策穩而求實,為考生送上“定心丸”,引導大家更加沉穩、務實報名和參加考試。
1萬余個職位計劃錄用2.7萬人
張紅軍介紹說,此次招考共提供了1萬余個職位,計劃錄用2.7萬人,職位數和總人數與去年基本持平。從1994年中央國家機關首次公開招考公務員開始算起,這個數字處在歷史的高位線上。近幾年國考招錄人數連年增長,其中2015年度招考2.2萬多人,有152萬人通過報名審核、99萬人參加筆試﹔2016年度招考2.7萬余人,招考人數有1/4的增幅,但報名和參加考試人數有所回落,139萬人通過報名審核,92.9萬人參加筆試。
今年與去年比,招考人數增減不多,預計報名和參考人數也不會出現大幅的增長,最多可以達到之前的150萬人過審、100萬人參加筆試的規模。
中央機關1600余個職位需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
中公教育行測研究院院長李琳說,此次的招考公告以及相關的配套政策,可以用“一個不變、兩個繼續”來概括。一個不變,就是政策的基本方向不變,今年和前幾年、特別是去年相比,政策變化相對是最小的,沒有出台新政策。
兩個繼續,一是繼續落實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人才選拔標准。高層級的崗位,比如中央機關的1600余個職位,全部招錄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人員﹔二是繼續向邊遠和艱苦地區傾斜,並有一定比例的定向招考名額,給在邊遠艱苦地區基層崗位上奉獻的大學畢業生提供上升通道,這個比例由去年的10%提高到15%,5%的比例就意味著200多個崗位專門給基層人員,其中招考的重點是大學生村官,這對服務基層的大學生特別是村官來說是重大利好。
“考錄比”量出考試的激烈程度
李琳分析說,從近兩三年的公務員報考形勢來看,各級機關提供更多的招錄職位,並沒有帶來報名人數的超常增長和報考熱度的急劇升高,沒有出現非理性報考熱潮。報名人數並不是衡量報考熱度的可靠依據,實際參加考試人數與招考人數的比例即“考錄比”才是有實質意義的標尺,可以測量出一次考試的受歡迎程度及競爭激烈程度。預計今年的“考錄比”仍然是40:1到45:1,相對於10年前的競爭烈度程度可以說是相當溫和的。
近幾年無論中央還是地方公務員招考,考錄比都是連年下降的,從最高70:1即70人競爭一個崗位下降到40:1,大部分省份公務員、事業單位等公職考試今年的平均考錄比為30:1,千人競一崗的熱門職位明顯減少。
考副省級以上機構職位,你在和誰競爭?
考生都覺得考副省級以上機構的招考職位很難。對此,張紅軍分析說,國考中央級機關的職位榮耀度最高、最引人向往,但大家可能沒有注意到,這些職位基本都是招有工作經驗人員的。作為在職人員的報考者一般比較低調,人們很難注意到是什麼人在報考中央級機關,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考的。實際上,這個群體報考成功率很高,主要靠自己的專業優勢,包括在特定行業、特定職位——往往是較高層次管理職位上積累的專業能力和經驗。
近年報考“三行一會”的人很多是國內外金融業的從業人員,較強的專業背景就保障了較高的通過率﹔外交部招考口語翻譯較多,而報考者中從事旅游、NGO等行業口譯的人員,勝出率也較高。因此,一般考生覺得考副省級以上機構的招考職位很難,之所以難,還是由於缺乏專業優勢。隻有形成類似金融業者、口譯人員那樣的優勢,才能提高自己在國考中的勝算,考上省級以上機構的招考職位就會更有希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