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寫代發一萬元起價 這說的是大名鼎鼎的SCI論文

■廖木興/圖
新快報記者調查發現,發表論文之路衍生出一條明碼標價的灰色鏈條;
廣州某院校有學子被爆花錢買論文“換”獎學金
自上世紀80年代末,有高校把SCI論文引入科研績效考核體系以來,論文日益成為評判科研機構、高校乃至醫院的最為重要的標尺,甚至到了“唯論文論英雄”的程度。不管是高校還是科研機構,晉升職稱還是年終考核,評獎還是選拔人才,統統都與刊發的論文數量有關。
伴隨著渴望刊發的人越來越多,發表SCI論文也變成“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新快報記者了解到,SCI刊物拒稿率可高達九成。隨著巨大的發表論文需求,發表論文之路更衍生出一條灰色鏈條。各個環節明碼標價,收費更是萬元起。
■新快報記者 周聰
SCI論文有多難發?
拒稿率70%以上 有人投稿20篇僅有一篇刊發
發表SCI論文有多難?新快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的部分教師和學生,某985院校學科帶頭人李教授直言:“有了論文你就是人才,沒有就不是。那你說有多少人需要發表文章?”
“SCI期刊數量就那麼多,每期能夠發表的文章數量也固定,再分到不同的學科,數量就更少了。但是等著發文章的人卻越來越多,除了單位內部的職稱晉升、年終考核、津貼獎金,相關部門的項目申報和結題、獎勵評審、人才評價、院士評選、學科評估,以及五花八門的單位排序中,論文發表則成為衡量水平高低的重要評價指標。”
原美國庫克大學商學系主任、國際教務主任、教授田廣曾應邀主編過SSCI期刊(人文社會科學類權威核心期刊),他告訴記者,當時他們的退稿率在75%左右,而他也留意過一些SSCI期刊和SCI期刊的拒稿率,大多都在70%左右。其中以《科學》、《自然》拒稿率最高。據了解,每年《科學》會收到1.4萬份論文,最后被接受刊發的隻佔投稿總量的8%。
某985院校博士阿宏表示:“因為學校規定,參與畢業答辯前必須要發表一篇SCI的文章,為了順利答辯,我曾投了20多篇論文,僅有一篇被採用刊發。”阿宏說,因投稿火爆,一篇論文從投稿到刊發,往往需要半年以上的排版期。
SCI論文為啥這麼吃香?
與職稱挂鉤還有獎 發一篇最高獎金20萬元
新快報記者獲悉,絕大部分高校在副高晉升正高時,都對論文數量提出具體的量化要求,一般要求發表論文6篇以上(其中至少2篇以上SCI論文)。
論文不僅與博士畢業、晉升職稱、年終考核挂鉤,還成為發津貼和獎勵的依據,不少高校院所、研究機構還會對發表“高水平”論文的教師、科研人員重金獎勵。
某985院校教師介紹:“近90%的高校出台了發表論文的獎勵政策,論文獎勵成為教師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
其中以作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所在高校為第一署名單位,論文發表在《科學》《自然》等頂尖學術刊物上,獎勵最高。每篇獎勵均在10萬元以上,其中上海某高校更給出20萬元的獎勵金額。
廣州某高校教師告訴記者,現在對科技人才特別重視,從科技、教育等主管部門都有各種各樣的人才計劃,會給予入選人才相應的獎勵。記者注意到,無論是招聘還是選拔,在“基本任職條件”一欄內,除了相關學歷與研究方向外,均對SCI論文的發表數與累計影響作出明確要求。
■記者暗訪
全英文論文代寫並保証刊發 給3000元就能做到
隨著發表核心期刊的“含金量”上漲,越來越多的“學者”渴望在SCI上刊發文章。而正是這巨大的買方市場需求,幫人發論文上SCI的賣方市場也一直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打開電腦,輸入關鍵字“代發論文”,你能找到120萬條相關鏈接。隨意選擇一個打過去,就會有工作人員拍胸脯告訴你,一切很簡單,包在我們身上。
在這個灰色產業鏈當中,SCI論文的起步價為1萬元左右,甚至在國外的專業期刊上發表論文也成為可能。
記者點開一個名為“卓泰期刊網”的網站,對方自稱不僅可以代辦在國家級和省級的刊物上發表文章,甚至連SCI也可以,甚至在文章質量不過關的情況下,還能找“專業老師”負責跟進。
對方表示:“刊發SCI期刊四區的包發收費,統一為13000元/篇。出刊之日起15日內,安排文章SCI檢索,並提供文章SCI檢索號。”當記者提出可否刊發至1區,對方稱,一區價格大概在3萬元左右,劃不來,建議記者發在三區,隻需15000元,“性價比比較高。”
同時對方還稱可以提供代寫服務,但屬於另外收費。記者了解到根據不同學科、不同區、不同期刊,收費的標准也不一樣。最高需要萬元代寫發,而最便宜的也需要3000元。對方稱:“代寫一篇全英文寫作包括跟進雜志社要求到出刊,全流程僅需3000元,其實很劃算了。”
■買論文的人怎麼說
花錢買論文 “換”獎學金和給簡歷“鍍金” “總體來說還是很劃算的”
廣州某院校博士小靜給新快報記者講了一個“聰明人”的故事:她有個同學花很多錢到處發文章,到了學校評定獎學金的時候,因為他發表的文章數量多,就能順利地評上獎學金。然后他就能用獎學金來填補這些費用。
這個“聰明人”目前在某研究院做博士后,面對記者他毫不諱言,說在博士階段他已經花錢發了幾篇文章。“有些是找的中介,有些是直接找的編輯,一般的費用都以版面費的形式收取。國內普通的權威期刊收費沒有SCI期刊那麼貴,大概一個版在1000元左右,一般一篇論文需要4個版。”
“獎學金的錢基本上跟版面費差不多。雖然從中我沒賺到錢,但是,我可以在我的簡歷上添上‘獲得某某獎學金’和‘在某某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等光鮮的一筆。總體來說還是很劃算的。”
記者了解到,無論是985院校還是211院校,高校對於獎學金的評定中都有一欄是要求學生填寫發表論文的數量以及在哪個期刊上發表。如果是核心期刊分數就會比較高,數量越多分數越高,這個分數在獎學金的評分中佔有極大的比重。
■新快詞條
何為SCI論文?
被科研界統稱為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的“科技文獻檢索系統”又叫“科學引文索引”。它收錄全世界出版的數、理、化、農、林、醫、生命科學、天文、地理、環境、材料、工程技術等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核心期刊約3500種,已有50多年歷史。實際上它是一個龐大的引文數據庫,通過科研論文被引用的頻次來體現科研成果和學術期刊的影響力。科研界通常所說的SCI期刊,就指被其數據庫所收錄的學術期刊,即權威核心期刊(自然科學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