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中學生用手機不宜一禁了之

胡欣紅
2016年09月01日07:29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學生用手機不宜一禁了之

  學校制定的諸如嚴禁學生攜帶手機及相關懲罰措施,不過是土政策,一旦學生和家長較真,根本不頂事。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刪其微信,卸其QQ,封其微博﹔收其電腦,奪其手機,摔其ipad﹔斷其WiFi,剪其網線,使其百無聊賴。然后靜坐、喝茶、思過、淨面、理發、整衣、鍛煉、讀書、彈琴、練字、明智、開悟、精進,而后必成大器也。”開學時,一些學校在電子大屏幕發布這段新編“孟子名言”,很多家長看后會心一笑,紛紛拍照轉發。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如何管理學生手機成了不時“惹是生非”的老大難問題。總體而言,教師與家長已經達成“弊大於利”的共識,認為學生使用手機會影響學習和健康,更可能導致面對面交流和溝通能力的弱化甚至喪失。一些因沉迷於虛擬世界而自我封閉的人已証明了這種顧慮並非毫無來由。“孤獨的社交”是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普遍現象。

  在不能放任不管又很難通過疏導教育讓學生自覺合理地使用手機的兩難情形下,一些學校不得不下達手機禁令。一旦學生違禁,手機通常會被收繳,暫由班主任或德育部門代管。有些學校或教師為了取得更大威懾力,便放出了一經發現就予以停課處理或當即砸爛的“狠話”。在這樣的情形下,一旦真的收繳到手機,教育者也就騎虎難下了,為了保持校規校紀的公信力,隻好“言出必行”。

  但是,按理而言,即便違反了課堂紀律,教師也沒有沒收、摔砸手機或者停課的權力。如此動“粗”,不僅不妥,而且有違法嫌疑。

  要想真正解決手機管理簡單粗暴的問題,亟待教育主管部門制訂合情、合理、合法的手機管理辦法,讓學校、教師、學生能遵章而行。

  單靠一紙禁令將手機拒於校園外,的確有些難度。在那些處於叛逆期的青少年學生眼中,越是嚴禁,反可能會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私下尋求“刺激”的感覺……

  在這樣的情形下,如果能不再板著臉“嚴禁”,而是真誠地向學生言明利弊,或許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師生要一起制訂手機使用規則,規定哪些時段和場所可以使用。有些秉承開放辦學理念的學校已經進行過一些有益的探索,常見方式就是在教室前設置貼有學號或姓名的手機袋,要求上課期間一律將手機放置其中……一念之轉,或許別有一番天地。

(責編:魏艷、趙竹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