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本網原創

“重走長征路、青春跟黨走”首都大學生記者團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集體採訪活動

“貴州大學+”——開啟多元發展新時代

2016年08月31日18:52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8月19日,貴州大學與湄潭縣人民政府正式簽約,共建貴州大學茶學院。這種“貴州大學+茶”的模式以“面向貴州茶產業、面向湄潭建設、面向貴大人才培養”的目標,旨在形成共同致力於服務貴州、服務湄潭、服務貴州大學人才培養的格局。

貴州大學作為教育部與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211工程院校,有著服務於地方的責任和使命。貴州大學校長鄭強教授就曾用一句話來概括:“貴州大學是‘姓’貴州的。”而貴州地處祖國西部高海拔地區,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作為合作主體的湄潭縣,是貴州省最大的茶葉基地,有著“中國名茶之鄉”的美譽。依托高校平台優勢,這種“貴大+茶”的結合能夠通過以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茶產業的方式,幫助湄潭縣增強競爭力,服務於湄潭縣的地方經濟建設,也為社會培養創新型人才。

記者在湄潭縣走訪時,有著多年茶葉從業經歷的趙詩賢女士向記者表示,“這樣的合作,讓我們湄潭的茶葉發展能夠越來越快,我們茶葉人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茶產業作為湄潭經濟發展的支柱,一舉一動都牽動著老百姓們的心。簽約剛剛幾天,湄潭各大網絡論壇上就掀起了諸如“湄潭要有茶學院咯”討論的熱潮。

“貴州省提出了打造五張名片的戰略發展規劃,包括酒、煙、茶、藥、食品等。我們貴大從學科布局方面考慮也相應的作出了調整和充實,比如成立了白酒研究院、煙草學院,像這次與湄潭的合作可以說是謀定而后動的成果。”貴州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范偉這樣說道。

高校和地方特色產業相結合,可以說找到了互利共贏的合作痛點。貴州省近年來經濟發展很快,2015年全年GDP增速10.8%,僅次於重慶。但倒數第七的GDP總量排名卻是“硬傷”,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為打破地區發展瓶頸找到了一條破局之路。貴州大學在農林科技方面的優勢是地方所不具備的,而湄潭茶產業的全套思路和流程也是貴大不曾擁有的。兩者的合作讓貴大接了湄潭的“地氣”,也讓湄潭沾了貴大的“校氣”,對推動地區經濟增長有著很積極的意義。

隨著社會地飛速發展,高等教育出現了“供給非所需”的問題。通過這樣的合作,讓高校清楚的了解到地方的需求和產業的需要。貴大有人才培養的平台和基礎,也有優勢和實力。和產業發展緊密結合的教育模式,既能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人才,也能做好茶學高端人才培養輸送。這既是高校發展的需要,也是地方經濟的期盼。

對貴州大學而言,“貴州大學+”的方式也將有助於將其科研成果落到實處,推動貴大自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產、學、研一體的發展思路,會給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更多的生命力。

社會的全面進步需要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高等教育自身的發展也要求高等學校在服務經濟社會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貴州大學+”對貴大而言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通過學校多學科綜合與交叉的優勢,既能探索出一路接“地氣”的人才培養模式,也能夠“順水推舟”,找到發揮自身服務潛能的有效途徑。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北京體育大學 高昇)

(責編:王藝錠、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