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本網原創

“重走長征路、青春跟黨走”首都大學生記者團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集體採訪活動

首都大學生記者團赴苟壩會議會址 重走“毛澤東小道”

2016年08月26日16:58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遵義8月26日電 昨天下午1時,首都大學生記者團重走位於遵義縣楓香鎮苟壩村的“毛澤東小道”,跟隨偉大領袖毛澤東追求真理從而改變世界的腳步。

這是一條與黨的命運緊緊相連的小道。1935年,在商議進攻打鼓新場黔軍可行與否的苟壩會議上,因為少數服從多數,毛澤東在會議中被免去前敵司令部政治委員職務。探求真理的他無法入眠,在深夜提著一盞馬燈走過這條蜿蜒的小道,連夜勸說周恩來停止簽發大鼓新場作戰計劃,打動了周恩來。隔天的會議上,紅軍決定臨時改變作戰計劃,從而避免了黨的劫難。

毛澤東在受到孤立時,為了正確道路不顧個人苦樂,始終堅持真理與理想,挽救了紅軍,正是“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真實寫照 。

行走在“毛澤東小道”上,記者團成員紛紛拿起了手中的相機和紙筆,記錄當下的感受。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梁銓同學說道:“盡管老一輩革命家在艱苦的戰爭中承受很大的壓力,為了革命的勝利,無論多失意,他們還是堅持自己的信念,在紅軍生死存亡之際毅然作出選擇,毛主席很有高瞻遠矚的眼光,十分偉大。”

順著小道,記者團成員們從紅軍馬燈館出發,經過毛澤東駐居,來到苟壩會議會址,參觀了這些保留完整的老式黔北農家四合院。來自北京大學的魏晗博同學久久地坐在毛澤東當年會議中坐的椅子上,他感嘆道,老一輩革命家執著的精神讓他神往,坐在這裡不由得為80年前紅軍們在簡陋的條件下作出攸關黨生死的決定而捏一把汗。

小道兩旁種滿了玉米、辣椒和向日葵,呈現出一派優美寧靜的田園風光。當地還有一口大龍井,流出冬暖夏涼、源源不絕的井水。酷熱的日光下,記者團師生們紛紛用手捧起井水,感受這份清涼。

離開苟壩村,首都大學生記者團返回遵義市區,准備迎接下一站的學習採訪。(北京工業大學 張琬瑩)

(責編:李依環(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