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重走長征路、青春跟黨走”首都大學生記者團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集體採訪活動

互聯網讓黔西北農村刮起了“電商風”

2016年08月26日11:14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掏出手機掃描貼在牆上的二維碼圖片,進入“鄉親淘”商城品牌館裡“母先剛陶瓷”的頁面,母先剛向游客展示著他的網店。

母先剛是花茂村“花茂土陶”店的老板,之前靠著種植玉米水稻維持生計的他,如今改行做起了服務業。他把祖傳制陶手藝和現代工藝美術結合起來,將當地土陶研制成多種工藝品,借助“鄉親淘”這家電商平台,銷往周邊縣市。

“鄉親淘”是一家專注於農村網購與農產品銷售的區域電商平台。自2014年成立以來,兩年時間裡,“鄉親淘農村電商服務站”在貴州省部分縣市落地生根。縣級電子商務運營中心建立,物流倉儲及配送服務日趨完善,“鄉親淘”不斷優化O2O產業鏈,致力於推動貴州和西南地區電子商務的發展,切實讓百姓體會到電子商務帶來的便利和實惠。

在“鄉親淘”上,母先剛把自己制作的土陶工藝品拍成照片,配以文字說明,放到自己的網店裡。買家在手機或網站上選擇產品下完訂單,母先剛立刻打包發貨。母先剛說,他的一些老顧客就是掃描了他網店的二維碼,回家后下單,免除了攜帶大件工藝品的麻煩。“鄉親淘”電商平台給他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從“原來種地時每年才能賺兩三萬”,到“現在收入翻了好幾倍”。

與母先剛在 “鄉親淘”銷售土陶工藝品一樣,習水縣農村淘寶土城體驗中心站長陳紅指導農戶通過農村淘寶網店,將土城苕絲糖等地方特產運往全國。“農戶減少了很多開支,坐在家裡就可以賺錢了”。陳紅說,隨著阿裡巴巴集團啟動 “千縣萬村”計劃,農產品可以通過各農戶的農村淘寶網店更快進城。收入不斷增加,農民的熱情也逐步提高。當地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人員選擇返回家鄉,加入農村淘寶電商的隊伍。

地方特產通過農村電商平台銷往全國,全國的產品也通過農村電商平台走進農村。陳紅介紹,已經有不少農民在手機上下載了農村淘寶APP。農民選擇要買的東西,即可送貨上門。一些偏遠的物流公司到不了的地方,村民可以在農村淘寶APP上綁定離家最近的農村淘寶服務站站點,到貨后去站點取東西,真正解決 “網貨下鄉”的 “最后一公裡”難題。

提到農村淘寶電商平台存在的問題,陳紅坦言,“有些縣級的網點架設還不夠成熟,農民電商數量不多,銷量不大”。對以后的發展,陳紅還在等農村淘寶的區域負責人敲定新的推廣政策,“討論怎麼開發更多的農村電商資源”。

今后,母先剛打算在淘寶上開一家網店,借更大的平台,銷售自己的產品。而陳紅則希望培育更多農村淘寶電商,帶領更多的農民創業。

習水縣土城鎮鴻凱酒業的銷售員楊開霞對成為一個農村電商仍舊有些擔心。在土城老街旅游景區銷售茅台鎮散酒的她現在只是依靠來景區旅游的游客和一些回頭客盈利。對電商這種新興行業的不熟悉,使楊開霞擔心買家不相信自己的宣傳,也怕遇到電商平台的欺詐問題。

現在賣酒的收入不好,她希望能夠尋找更多的渠道創收。不過,“目前還沒有成為農村電商的想法”,楊開霞對入駐農村電商平台保持觀望,“先看看電商的發展情況再說吧”。(中國農業大學 梁銓 )

(責編:洪芳芳(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