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重走長征路、青春跟黨走”首都大學生記者團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集體採訪活動

伉儷情深——白發“長征”憶紅軍

2016年08月26日19:53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中央音樂學院李少璐攝影)

人民網遵義8月26日電 25日上午,首都大學生記者團一行來到位於茅台鎮的紅軍長征過茅台陳列館,了解了紅軍長征過茅台時期的歷史。參觀陳列館時,一位頭發花白,身材清瘦的老人站在記者的前方,聚精會神地看著毛澤東等幾位領導人的人像,這位老人就是紅軍后代吳學珍。

“我現在住在四川成都,這是我們第一次來貴州”,說這句話時,吳學珍滿足地看向老伴,旁邊的老伴也自豪地補充道:“我們是自己開車來的,已經繞了貴州一圈了”,年近70歲的老人臉上是掩不住的笑容。

吳雪珍告訴記者,她的父親和兩個叔叔當時都加入了紅軍的隊伍,她的父親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受了重傷之后,下到地方休養身體,七十年代離開了人世。她的兩個叔叔,一個是在當年紅軍長征時期飛奪瀘定橋的戰役中犧牲,另一個尚不知道人在何處,猜測是在紅軍戰爭時期過草原時犧牲。在講述這些事件的時候,老人始終面容恬靜,語調平和,淡淡的訴說著當時的故事。“我們不僅要來遵義,紅軍長征走過的路線我們都要去”,說這句話時,吳雪珍語調微微上揚,她告訴記者,這次首先選擇來到貴州,也是因為貴州是紅軍長征中至關重要的一個地方。

說起父親平日裡的行為,吳學珍坦言,對於父親的記憶已經逐漸模糊,隻記得父親不大愛說話,有時會講一些紅軍的故事給子女聽。“他們這輩人,覺得付出是很平常的事情,發生戰爭的時候,隻要是需要他的地方,他就無條件地往前沖。他擁護共產黨,擁護毛主席,認為毛主席的路線是絕對正確的。”吳學珍將記憶裡最清晰的片段告訴記者,言傳身教,她從父親身上學到最多的是對黨忠誠,甘於奉獻,她也說,自己和老伴常常會講一些長征時期紅軍的故事給自己的孩子聽,對於孩子的成長影響深遠。

當記者問到想起父親有沒有遺憾時,吳學珍眼神稍黯,告訴記者:“希望父親能看到我們國家的發展,看看現在有多好,父親這一生,過的是不太平的日子,沒享到什麼福。”(武漢大學劉珂/文)

(責編:吳亞雄、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