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本網原創

“重走長征路、青春跟黨走”首都大學生記者團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集體採訪活動

摸“菩薩”的“紅色特務”

2016年08月24日10:04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左手扶梯,右手拄拐,屏住呼吸,緩慢抬起左腳輕輕落到最后一個台階上,胡開周佇立在紅軍“菩薩”雕像前。他倚靠著石柱,開始給旁邊群眾講述“紅軍墳”的故事。

1935年1月,紅軍長征到達遵義,一名年輕的紅軍衛生員救死扶傷,醫術精湛,待百姓如親人,然而卻不幸被敵人殺害,鄉親們感恩其醫者仁心,奉其為紅軍“菩薩”。因不知這位紅軍戰士的姓名,他的遺體被掩埋后,當地百姓在墓碑上刻了“紅軍墳”三個字,長年祭拜。由於其醫治時的藥到病除,當地來此鍛煉的人們,都會走到雕塑旁“摸紅軍,治百病”。胡開周一邊講故事,一邊叮囑外地群眾上前摸一摸紅軍“菩薩”。

出生於黔北名鎮茅台鎮的胡開周今年已經70歲了。小時記得聽父輩們說紅軍從老家過,他們的茅台渡口是紅軍“四渡赤水”第三次渡河的主要渡口。於1979年1月動工興建的茅台渡口紀念碑,寄托了當地人民對於紅軍深情的無比崇敬和無限懷念。

胡開周自小受紅軍長征感染,被紅軍精神鼓舞,立志長大后保衛祖國。1965年入伍,他參加了偉大的援越抗美戰爭。在39師116團特務連服務時,他與戰友們搞過擒拿,在越南灣修過公路,在敵人眼皮下面搞破壞。這位“老特務”當時把每天的經歷都認真記在日記本裡。講述這些的時候,七十歲的胡開周儼然像是一個年輕的小伙,熱情洋溢,笑呵呵的,很欣賞自己的戰斗成績。

現在記憶力漸退的他每天都會翻開那本老舊的日記本看看。被問及是否懷念他的戰友時,他沉默了一會兒,搖搖頭探了口氣“都不在了”。援越抗美戰爭結束后,胡開周在北京國家建委二區一公司繼續工作了十三年,並參與了著名的毛主席紀念堂的建設。

退休后的他,選擇回到家鄉遵義,回到這片紅色的沃土,守著這些紅軍。他每天早上都會早起,步行半個小時來到遵義紅軍烈士陵園,不僅僅為鍛煉身體,更多的是懷念這些忠義英勇的先烈,傳承紅軍精神。

他也會對兒子們不斷重復這些故事,講到此時他眼皮耷拉了下來,低著頭說:“現在他們生意忙,聽這些故事都左耳進,右耳出了”。

(北京科技大學 李萍 中國農業大學 梁銓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