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本網原創

“重走長征路、青春跟黨走”首都大學生記者團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集體採訪活動

長征的精神,精神的長征

2016年08月21日11:09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主力紅軍被迫進行戰略大轉移,進行長征。但長征絕不是對反革命的逃避與屈服,而是黨在正確認識到自身的情況后結合實際作出的正確的戰略措施。

長征途中譜寫出了一曲曲壯麗感人的樂章,弘揚了不怕犧牲、前仆后繼、勇往直前、堅忍不拔、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百折不撓的偉大的長征精神。並不是隻有無比艱苦的環境(例如長征途中)才能迸發出這種偉大的長征精神,這種精神貫徹著黨的成長歷程,並必定將永遠伴隨著黨的前進,這是一種對於無產階級必勝信念的堅守,對於共產主義的美好探索。正是這種長征精神支撐著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克服了種種困難,並最終走向了勝利。

毛澤東曾提筆寫下:“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這首詩高度贊揚了長征的精神,無論是常年冰封的雪山還是漫漫無期的荒草地,隻要有長征精神在,勝利就一定會出現!

眾所周知,長征的勝利挽救了岌岌可危的中國共產黨,鞏固了革命根據地,確定了毛澤東同志的領導地位,更鼓舞了人民大眾堅定革命的信念。因而,長征不僅僅是軍事上的戰略轉移,更是一場精神的長途跋涉!它不僅是一場革命信仰與陣營的對峙,更是一場精神的角逐與探索!

左傾的錯誤領導給新生的共產黨以近乎致命的打擊,不僅導致了大量的人員傷亡,更動搖了軍心。是否應該繼續相信黨?應該如何相信黨?這些都是當時包括黨的領導者在內大多數紅軍的疑惑。

“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紅軍內部精神的缺失與動搖是當時的共產黨急需處理的難題。新生的共產黨需要在盡可能保留紅軍大部分力量的同時重新尋回人民對黨的信任,如同俄狄浦斯王對精神的救贖,直面錯誤,不去規避失敗,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面對生死的挑戰,紅軍內的不信任與猜忌轉變為眾志成城對抗自然的災害與敵人的迫害追擊﹔面對一次次艱難的取勝,紅軍內的自怨自艾與唉聲嘆氣轉變為對勝利的堅信與對共產黨的擁護。這場精神的長征無疑是勝利的,它不斷探索並努力落實了一種眾志成城、腳踏實地、不斷進取的偉大精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實際的長征雖然已經結束了,但這種偉大的長征精神將永遠不會過時,並將永遠激勵著黨朝向更美好的未來前進!精神的長征也永遠不會結束,它將時刻提醒我們相信黨的領導,堅守共產主義的信仰,並將持之以恆地探索並完善黨的精神!(清華大學 物理系 康宇璇)

(責編:趙英梓、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