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本網原創

“重走長征路、青春跟黨走”首都大學生記者團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集體採訪活動

趁年輕,多走些遠點的路

2016年08月19日18:07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這是一個年紀輕輕就干大事的時代,也是一個年紀輕輕就丟掉性命的時代。

······

沒有一個人老態龍鐘,沒有一個人德高望重,而且沒有一個人研究長壽,切磋保養。

都是主義、奮斗、犧牲、救亡。這樣的現象應那個時代而生,也應那個時代而完成。”

——《浴血榮光》

歷史的輪廓,給我們勾畫了那個時代:中央紅軍,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13個月零2天,11省,長驅二萬五千裡,18座山脈,600裡茫茫草地,渡24條河流,大小戰斗300多次﹔紅二方面軍,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11個月,轉戰九省,行程一萬六千裡,大小戰斗110余次﹔紅四方面軍,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長達18個月,八千余裡,戰斗千百次。

埃德加斯諾在他的書中由衷的感嘆道:不論你對紅軍有什麼看法,對他們的政治立場有什麼看法,但是不得不承認他們的長征是軍事史上最偉大的業績之一。

中國人的革命與理想,不一定能被這位來自資本主義國家的記者理解,但這場撤退行軍卻在世界軍事歷程中刻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們將要去尋找與感受先輩們用熱血鋪下的路,循著他們的足跡,望江河澎湃,拜讀歷史筆墨,看山川嶙峋,瞻仰雄光斗志。曾經人跡罕至的蒼茫大地,現今是否光影闌珊?從烽火到燈火,狼煙到炊煙,80多年前的紅軍戰士用滿腔的革命熱情為后人鑄造了今天的安穩和平,他們在行軍路上艱難跋涉,也許當時的他們從未想過當時搶渡的洶涌急流、每一隻腳印踏過的泥濘、翻過的皚皚雪山,如今已是什麼模樣?

我想去探尋。

生活中那些未知的冒險和不期而遇令人們充滿期待和興奮至極。冒險和不期而遇最終都會歸於緬懷,而緬懷是為了用足跡繪制未來與希望。我們趁年輕,還可以多走些遠一點的路。(中央民族大學 歐迎瑩)

(責編:王藝錠、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