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本網原創

香港學生假期怎麼過?補習之風仍興盛

2016年06月24日10:35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香港學生上課期間進行交流活動。(攝影:郭曉桐)

在銅鑼灣真光小學上三年級的小欣(化名)將要迎來40多天的暑假,她和很多同學一樣,准備跟著家人出國旅游。據小欣的媽媽介紹,小學給學生布置的暑假作業不超過10頁紙,所以小欣的假期可以自由安排,沒有太大的學業壓力。然而,這種“純玩”的假期在香港並不多見。

按照香港特區教育局的規定,凡全日制學校,必須確保學生上課日不少於190天﹔公立學校假期,包括公眾節日假期在內每年應為90天。依此規定,香港各類學校除了在7月至8月安排暑假之外,聖誕節、農歷新年和復活節分別安排10天以上的小假期,而沒有內地學校統稱的“寒假”。那麼,這90天的假期,學校和學生如何安排呢?

據了解,香港各類中小學均會在暑假期間組織游學團或交流團,前往例如澳大利亞、韓國、台灣等當地的學校交流﹔或開展主題性的交流團,探訪音樂、書畫學校等,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此外,香港學校和家長也非常重視社會實踐活動,但不會集中安排在假期,而是平均分布於學期之中,定期組織學生參加義工活動、賣旗募捐、老人探訪和童軍活動等一系列課外項目。

“近幾年,學校的教育思路正在慢慢轉變。鼓勵學生在假期也要鬆緊適度、動靜結合。”香港小學教師許佳說,但是大部分家長仍會在假期為孩子報名各類興趣班,“與內地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剛上小學二年級的小彬(化名),已被媽媽安排在暑假每周上13堂興趣班課程。雖然小彬希望能夠外出游玩,但父母工作繁忙,不能時刻陪伴,因此他隻能在課外班度過暑假。“小學三年級以下的學生會頻繁上鋼琴、游泳、繪畫等各類興趣班﹔三年級以上的學生開始兼顧知識性補課。”許佳說。

對於香港中學生而言,假期或許壓力更大。據香港媒體的統計,面對香港本地大學不到20%的升學率,一個中學班級中過半的學生都會利用假期進行學科補習。

剛升入中五(相比於內地的“高二”)的阿鐘一放假就開始了他的“補習生活”。英語科、中文科、化學科、物理科……每周五門課程的補習任務滿滿地排在了他的假期時間表上。“學校在假期一般不會組織集體補習,但父母還是希望我利用這段時間鞏固所學知識。”阿鐘無奈的說,“為了在DSE(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拿到好成績,我周圍的同學都在上課外補習班。”

“或許這已經成為香港父母的一種習慣,從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補習海報就可知香港課外補習之風有多興盛。”在香港一所知名國際中學教授物理的段一弢表示,香港本地父母似乎更熱衷於送孩子去補習,相比之下,內地和海外生源在假期補習的比率較低。“學校希望能夠讓孩子得到全面培養,但上不上補習班的最終決定權在家長手裡。”段老師說,“面對海內外知名院校的激烈入學競爭,大部分家長還是把課業成績放在了首位。”(郭曉桐、吳玉潔)

(責編:趙英梓、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