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心理健康App涌現 誰在關注兒童青少年

2016年06月16日08:43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心理健康App涌現 誰在關注兒童青少年

  如今,打開手機,下載一個有趣有用的應用程序早已不是什麼稀奇事兒。在名目繁多的應用軟件中,相對小眾的心理健康類App也開始涌現,成為新一類必備軟件。

  據某互聯網醫療研究院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心理健康類App已超1000款,其中以綜合服務心理問題的居多,內容大都以測試為主,娛樂和打發時間的屬性較強。這些心理健康產品幾乎都屬於“泛心理平台”,即用戶群體一般為社會大眾,所呈現的問題會涉及個人生活、職場、婚姻等方方面面,泛而廣。

  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一款針對青少年細分人群的心理健康App就顯得格外與眾不同。事實上在國外,移動設備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為青少年設計的心理健康軟件。

  例如Mobile Therapy可以記錄使用者的能量水平、睡眠模式、活動和飲食習慣等等﹔MyCompass可以通過電腦和手機進行自我心理治療﹔ReliefLink是情緒軌跡工具﹔Live Happy科學地制定了一系列日常活動,幫助青少年保持快樂。

  而在我國,由於心理健康咨詢機構的分布失衡,以及家庭教育指導的缺失,當兒童青少年及他們的父母甚至教師有困惑、有問題時,往往缺乏便捷可靠的渠道,去尋求及時、有效的幫助。

  去年12月上線的Q心理,是國內首家專注兒童青少年心理成長的App。它構建起了一個匯聚兒童青少年、家長、心理咨詢師、教育工作者、社工等多方參與的心理互動網絡,目前包括七大功能模塊:微課、專家、文章、問答、吐槽、測試、笑值。

  據悉,該平台關注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親子關系、學業考試、性教育等多方面話題,通過文字、語音、圖片等多種方式,從心理學的視角解讀孩子和家長生活中各種心理疑難,為孩子和家長提供溫暖、安全、有力的引導與支持。

  武漢大學(深圳)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長、知名心理學專家、Q心理創始人戴影頻介紹,專注兒童青少年心理成長,是Q心理平台區別於同類產品的獨特定位。背靠武漢大學(深圳)心理健康研究所的產學研成果,依托相關心理咨詢機構十余年的心理咨詢經驗,深厚的心理學根基保証了Q心理平台的專業性和實用性。

  “在我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日漸突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需要理解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心理發展特點,需要知道很多的‘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戴影頻說。

  “孩子上初中后,我對他的身心健康更加重視起來,下過3個心理類的App,最后隻留下Q心理是因為它更實用,有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在線解答,能簡單方便地幫我們解決問題,而不是那種看完然並卵的心理雞湯。”家有13歲兒子的劉先生表示。對家長而言,通過Q心理,除了能夠閱覽實用的原創心理文章,還可以通過App、網站或微信公眾號直接向心理專業人士提問,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長。

  上線以來,Q心理還推出過《00后離家出走的心聲》《00后父親的心聲》系列公益視頻,《青少年離家出走微報告》《高考家長焦慮微報告》等獨家報告,引起強烈反響。目前每周都有幾百位孩子和家長到平台提問,已有數萬家庭通過Q心理平台獲得幫助。

  戴影頻表示,Q心理平台上已匯聚眾多具備國家認証資質的心理咨詢師、心理專家以及心理學愛好者,他們將在平台上持續輸出專業的優質內容,為中國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責編:王藝錠、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