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專家解析浙江高考作文 追問虛擬與現實世界

巧合的是,兩年前浙大原校長林建華的演講內容神似今年高考作文題目

2016年06月08日14:43 | 來源:浙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專家解析浙江高考作文——追問虛擬與現實世界

  初看之下,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題似乎一改前兩年頗富“文藝范”和“書卷氣”的傳統,轉而擁抱“科技風”。而考生們如果稍加品味,則又會發現作文題對“虛擬”與“現實”世界的追問,代表了信息時代人人都需面對的哲學性思考,人文情懷已深蘊其中。

  今年的作文材料大致為:網上購物,視頻聊天,線上娛樂,已成為當下很多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業內人士指出,不遠的將來,我們隻需在家裡安裝VR(虛擬現實)設備,便可以足不出戶地穿梭於各個虛擬場景中:時而在商店的衣帽間裡試穿新衣,時而在診室裡與醫生面對面交流,時而在足球場上觀看比賽,時而化身為新聞事件的“現場目擊者”……當虛擬世界中的“虛擬”越來越成為現實世界中的“現實”時,是選擇擁抱這個新世界,還是刻意遠離,或者與它保持適當距離?

  貼近當下、關注現實生活——記者採訪的多位專家均評價今年浙江卷“接地氣”。杭州師范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文學評論家夏烈表示,這道作文題提醒考生去關注正在被科技改變的生活方式,並及時反思這種改變。VR裝備距離進入千家萬戶的客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許多考生恐怕也從未親身感受過VR技術的魅力,有人擔心這會影響考生對題目的理解。專家表示,正如作文材料所明確表示的,信息技術已經進入現代社會的各個角落,青年學子思維活躍、對自己身處的環境有敏銳的感受,理應發現科技塑造當下生活的巨大力量,是否接觸過VR設備本身並非關鍵因素。

  杭州外國語學校語文老師倪江說,作文題令考生置身於真實情境中,以兩難問題考驗學生的思維水平,同時考生們還被要求限定做“論述類文章”,可見更多地要在思辨能力和思維水平上分出高下。

  巧合的是,6月7日微信朋友圈迅速晒出了浙江大學原校長林建華在浙大2014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題目就是《在虛擬和現實之間》。林建華與一群剛剛進入大學的青年學子分享自己關於“虛擬”與“現實”的認識。他從一部科幻電影講起,電影裡一位作家偶爾使用了由操作系統虛擬出來的角色——薩曼莎,“她”睿智、幽默、敏感,使作家深深迷戀,不能自拔。林建華認為,這提出了一個嚴肅而深刻的命題,在信息和智能高度發達的未來,人們如何保持和認識自我。他進一步分析道:高度發達的智能信息服務,可以讓你在虛擬世界中縱橫馳騁,也可以使你沉迷於虛幻和虛榮,忘卻現實世界的艱辛和應擔當的家國責任﹔可以讓你在轉瞬之間,行萬裡路,知天下事,也可以使你充斥焦躁與不安,失去理性的獨立與判斷。因此“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強大的內在理性和人文素養,更需要獨立思考,更需要批判精神和決斷能力”。

  “今年的作文題有利於洗刷作文過分注重文辭的觀念。面對‘虛擬’和‘現實’的追問,花哨的詞句並不重要,而應朴實准確地展現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倪江說,考生思維品質的深淺,看文章可以一目了然。夏烈認為,對現實問題產生哲學關照,應該是現代人普遍應該具備的能力。

  倪江認為,如果考生讀過柏拉圖《理想國》中的“洞穴比喻”,或看過《楚門的世界》《黑客帝國》等電影並做過深入思考,應該更容易在較深層次上挖掘本次作文命題的內涵,這顯然要優於泛泛地談論科技發明的“雙刃劍”作用。“何為‘虛擬’,又如何定義‘現實’?科技進步如何改造了人類的真實觀?這又是否導致人的異化?”專家表示,閱讀面廣、視野開闊的考生,有哲學積澱的考生,將更容易在寫作中觸及這些本質性的話題。

  專家認為,作文題還鼓勵了“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考生。浙江的信息產業蓬勃發展,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落戶烏鎮,杭州正在成為中國信息產業的一處重鎮……浙江考生理應對信息社會、智慧生活有更深刻的認識。“關注當下、能夠感受時代脈動的年輕人顯然更有話可說。愛玩電子游戲的考生恐怕對VR技術的來龍去脈很精通吧。”倪江說。

  今年省外的高考作文題也引發人們熱烈討論和關注。北京卷尋找“老腔”的魅力,山東卷打點旅者的行囊,天津卷探討多元的閱讀方式。全國卷I的作文題是一組漫畫,兩個時而得到獎賞時而又挨了巴掌的男孩點燃了網友的創作熱情。多位專家不約而同地提及上海卷,認為與浙江卷有異曲同工之妙。上海卷要求考生們思考現代社會中愈發普遍發生的“評價他人的生活”這種現象。夏烈表示,評價他人既是人類古已有之的癖好,在當下又與互聯網技術充分結合,這道作文題立足信息社會的語境,為考生提供了一個值得反復討論的歷久彌新的話題,頗顯“海派”風范。

  >網友的話

  有網友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太難。@放學有種跟我去小賣部:今年的高考不僅難倒了考生,還難倒了段子手。

  針對全國卷的漫畫作文,@用戶3681958374:練了一年多任務型作文,結果毀於這幅圖。

  此外,各地方卷也難逃口水,@LMY-劉小點兒將上海卷題目歸納為“小明爺爺活到99的故事”。@鞋童結對將天津卷“我的青春閱讀”自嘲為“我的青春閱讀,三年模擬五年高考”。(曾福泉)

(責編:郝孟佳、林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