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940萬考生高考 高考改革第一年考試大趨勢

2016年06月07日10:09 | 來源:光明網
小字號
原標題:940萬考生高考 高考改革第一年考試大趨勢

2016年全國統一高考於6月7日至8日舉行。據教育部網站消息,部分省市由於考試科目設置不同,9日仍安排有考試科目。今年全國高考報名考生共940萬人,較去年微降2萬人。

今年高考,除了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還是分省命題外,全國其他26個省份選擇統一命題。其中,安徽、湖北、四川、陝西、重慶、湖南、廣東、福建為新增8個採用全國卷的省份。

教育部特別提醒,廣大考生應認真了解並熟知《考生須知》,提前做好各項考前准備。一是合理規劃出行時間和路線,仔細核實確認考試時間、地點和科目,預留足夠赴考時間,防止因交通、天氣等原因耽誤考試。二是嚴格按照考試規定,提前准備好身份証、准考証等証件以及必備的考試用具。三是誠信參加考試,不要攜帶各類無線通訊工具等違禁物品進入考場。

26省選擇統一命題 25省公布新高考改革方案

今年高考,除了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外,全國其他26個省份選擇統一命題。其中,安徽、湖北、四川等8個省份回歸“全國卷”。

2014年出台的《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在今年第一季度迎來了密集的落地。截至目前,包括上海、浙江兩個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在內,全國已有25個省份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

梳理發現,文理不分科、外語“一年兩考”成為大趨勢。從考試變化分析,上述23省份均在改革方案中明確將推行“3+3”模式,除語數外之外,3門選考科目中,“6選3”模式成主流,即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而浙江採取的是“7選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還多了“技術(含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這項科目。

據悉,本輪高考改革的亮點之一就是力求破除“一考定終身”,有些科目考試也從一次考試變成多次考試。在已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省份中,絕大多數省份明確英語一年兩考,一考定終身的情況得到了極大改變。

查一查,你家鄉高考怎麼改?

6月5日,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學高三學生在教室裡放飛寫有高考願望的紙飛機。新華社發

史上最嚴”高考到來 高科技手段防作弊

今年,“作弊入刑”將首次實施,“史上最嚴”高考到來。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規定:“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為他人實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幫助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為實施考試作弊行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試題、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教育部還與各省(區、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簽訂了高考安全責任書。要求各地採取有力措施,確保高考安全、順利進行﹔繼續深入實施高校招生“陽光工程”,做到招生信息“十公開”,不得出台含有違規“點招”錄取和降低標准違規錄取考生的地方政策,並自覺接受紀檢監察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運用高科技手段防作弊,歷來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的重點工作。今年,“刷臉+驗指紋”等高科技產品的使用,就是為了讓防不勝防的作弊行為無處遁形。廣東、湖北等地今年升級標准化考場作弊防控系統,通過指紋識別、人臉識別驗証考生信息,考生將“刷臉+驗指紋”進考場。

“史上最嚴”高考高科技手段防作弊 新華社發

嚴防“槍手”替考 保障高考安全

去年,高考江西南昌的“替考事件”震驚全國,多名涉案人員已經獲刑。今年,各地對於高考安全的部署,嚴防“搶手”替考,成了保障今年高考安全的重要工作。

根據教育部近日發布的消息,教育部對往年出現高考安全事件、考風考紀相對薄弱的省級教育部門和學校進行了約談﹔對往年出現替考“槍手”較多的高校,專門下發通知,要求舉一反三,嚴防再次出現大學生充當替考“槍手”的現象。

山東要求,高考期間各高等學校應堅持正常的教學活動,加強對學生的考勤管理,一般不允許請假,“對無故未到校者,要逐人查清去向,對去向可疑者,要深查細究,防止學生參與替考”。

湖北也規定,高考期間各高校應堅持正常的教學活動,加強對在校生(含研究生)的考勤管理,原則上不允許學生請假。“對校園內張貼的組織替考和尋找“槍手”、售賣考試答案和作弊器材等涉考廣告進行清理,如發現可疑人員和重要線索,要及時向領導報告,必要情況下向公安機關報案。”

據教育部介紹,從5月份開始,各地還陸續開展了“打擊銷售作弊器材”“淨化涉考網絡環境”“淨化考點周邊環境”“打擊替考作弊”等4個專項行動。

各地公安、工信、工商、教育等部門在中學、高校、通訊電子產品市場、考點周邊及互聯網上聯合對非法招募替考“槍手”、組織助考活動、違法販賣作弊器材、發布涉考不良信息等危害考試安全、擾亂考試秩序、謀取非法利益的行為進行了重點偵查,依法打掉了一批犯罪團伙。

(責編:林露 溫雪茹(實習生)、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