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三名校同時舉辦開放日 先入學再細分專業成趨勢

上周六,清華大學舉行校園開放日,考生家長在人群當中尋覓孩子所需要的招考信息。記者 和冠欣攝
離高考還有半個多月。上周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同時舉辦校園開放日,為了降低大平行志願前提下考生挑選專業的難度,今年三大名校均擴大了大類招生專業范圍,並推出西班牙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新專業。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雖然這是為高三考生提供的高招咨詢,但來咨詢的高二學生卻比高三學生多。
三校在京招生規模變化不大
由於教育部尚未批復高招計劃,前天,北大、清華和人大均未公布在京招生名額,但三校均表示與去年相比,應該不會有大的變化。2015年在京招生計劃清華170人,北大186人,人大179人。此外,記者還了解到,今年清華將在京招收2名國防生,男女各1人。
近幾年,為了與國外名校一爭高下,並適應新高考背景下學生的求知需求,國內許多知名院校在教學改革方面推出新的嘗試,並調整部分院系招生。
在清華,作為通識教育實驗區的新雅書院首次面向本科招生,預計全國招生60人,文理兼收。新雅書院是清華為探索本科教改而特設的“住宿制文理學院”,學生入學時不分專業,首先接受以數理、人文和社會科學基礎為核心的文理同時教育,上課地點為該校著名建筑“清華學堂”﹔一年后學生可自由選擇清華任何招生方向進行發展。
作為北大本科教育改革試驗田的元培學院今年也有新動作,將新設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也將首次招收本科生,預計全國招30人,其專業為經濟學(國家發展方向)。
中國人民大學今年新增兩個招生專業,分別為西班牙語以及政治學、經濟學與哲學實驗班(簡稱PPE實驗班)。
通識大類招生成趨勢
從2016年起,清華將進一步推動大類招生,機械大類、航空航天大類將通過對現有院系專業的整合,進行統一招生。其中,機械工程學院下設四個專業,機械工程(含機械工程實驗班)、測控技術與儀器、車輛工程及能源與動力工程合並為機械大類,統一招生。學生入學后第一年不分專業,進行通識教育和專業基礎教育,大二分流到各個專業。機械學科是清華的傳統優勢學科,也是招生大戶,每年招400多人。
今年,北大將啟動新的本科教學改革,所有入學新生將享受改革“紅利”,包括榮譽課程學位、學部內自由轉專業等。北大在京招生組組長許崇任表示,北大所有專業原則上按大類招生,一到兩年后可自主選擇專業。
人民大學今年繼續實行寬口徑招生,招生專業以學院為單位進行設置,包括人文學科、社會學科和理工學科。人大招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寬口徑招生更加適合厚基礎、高素質人才的培養,為考生降低了專業志願填報難度,且有利於在充分了解相關學科的基礎上,選擇合適並感興趣的專業方向。
高二生反成咨詢主角
前天的高招咨詢主角本應是高三考生和家長,但記者在多所校園發現,到場的高二學生反而比高三學生多,他們都是為了備戰明年的高考提前來“踩點”的。人大附中朝陽學校學生小劉是專門奔著醫學專業來的,她在北大醫學部和清華協和醫學院都問了臨床醫學的課程和就業情況,“明年這個時候都在家復習高考呢,肯定沒有時間咨詢,現在提前打聽,心裡更有底。”
171中學高二學生小林關注了清華大學微信公眾號,得知開放日的消息后,獨自過來咨詢。她對核工程專業感興趣,專門了解了清華、北航和北理工等高校這一專業方向的課程設置。
孩子在人大附中上學的袁女士在清華的展台前買了十多本不同院系的簡介手冊,她告訴記者,孩子學的是理科,在海澱區排名不錯,想明年報考清華,但沒有明確的專業傾向。她打算把這些冊子拿回去仔細研究一下,再根據孩子的興趣挑個專業方向。
相關鏈接
北京大學:高考之后,北大將組織多名學科專家為北京考生提供“一對一”的專業填報和職業規劃輔導,屆時考生可憑借高考准考証和身份証免預約入校,專家咨詢將持續至高考志願填報結束。
清華大學:派出幾百人的咨詢隊伍,深入包括北京在內的全國所有省份,咨詢服務能覆蓋每一位有志報考清華大學的學生。
人民大學:人大招辦將組織資深老師在高考出分與志願填報結束之前,為北京考生開展“一對一”咨詢,確保每位考生咨詢時間不少於15分鐘。考生可於6月初關注人民大學陽光招生信息平台(www.rdzs.com),在線提交預約申請。 記者 任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