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大學草根創客創能量哪裡來

2016年05月07日09:43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大學草根創客創能量哪裡來

  在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的同時,他亦將草根創業者與民間的創新力量稱為“中國式創客”,甚至用經濟“新引擎”這樣帶有豐富信號意義的詞描述這些草根之於這個國家的意義。大學校園中,就有千千萬萬這樣的“中國式創客”,他們有理想、有情懷、有技術、有創意,他們是撬動中國“新經濟”的杠杆。但他們也有草根創客的煩惱,如平台、資金、人脈等問題。在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啟動之際,我們特邀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及風投領域頗有影響力的專家與企業家探討——

  主持人:李薇薇

  訪談嘉賓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創業學院院長 朱健

  長江學者、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秘書長 孫宏斌

  英諾天使基金合伙人、水木清華基金理事 鄧永強

  清華控股創業孵化總監、清華xlab環保中心主任 龐雅寧

  認知:好項目不需要迎合投資人

  【新聞眼】以視頻內容制作走紅的papi醬被有關部門要求接受整改,這無疑給網紅經濟澆了一桶涼水。雖然其第一筆冠名廣告投標價為2200萬,但網紅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已遭到質疑,其背后潛在的問題和風險也逐漸浮出水面。

  主持人:papi醬作為草根創客代表之一,她們與資本對接的模式成了大學創客所熱議的話題。但對大學草根創客而言,他們是否更需要明晰,自己認為的好項目如何與投資人眼中的好項目相匹配?

  朱健:papi醬贏得著名風投的青睞,這在一定程度上讓更多的草根創客有創業信心。而papi醬的成功,當前階段看更多啟迪的應是一大批創投機構。資本從以前關注盈利到關注用戶保有量,接下來的發展模式完全可以再突破。進入到創意創新項目引領的新的創投環境,什麼是好項目?具有獨創性,創業者對未來、對自己有信心的項目就是好項目。

  孫宏斌:對於草根創客而言,首先要明白,真正的好項目源自內心的興趣與熱愛,隻有興趣與熱愛才能保証創客在面臨困境時不輕易放棄。其次,隻有做對社會有益的項目,投資人才有可能感興趣。papi醬被要求整改,從一定角度揭示了好項目的內涵:一是社會所需要,二是正能量。“興趣+熱愛+有益”是所有大學草根創客應認真思考的問題。

  鄧永超:朱老師和孫老師的觀點都非常好。不過,我更想尖銳地指出:沒有所謂的投資人眼中的好項目,隻有自己擅長的、能夠做好的方向,迎合投資人毫無意義。

  龐雅寧:作為大學草根創客,要基於以下兩點進行事業價值考量:首先,能夠與專業相匹配並具有足夠的創意。其次,一定要想清楚為什麼要成為創客。

  需求:提供可以試錯的創客空間

  【新聞眼】袁瀚是一名地道的草根創業者,曾在12年內開垮了5間公司,他將失敗經驗總結成5個字,即:嫩、亂、急、盲、重。袁瀚是眾多失敗創客中的一例,也說明草根創客缺少孵化和支持等弊端,導致創業有可能開始即結束。

  主持人:許多類似於袁瀚的草根創客與成功之間可能隻差一個適合自己的孵化空間,高校能為大學草根創客提供怎樣的創客空間,創客空間建設應具備哪些重要元素?

  朱健:從袁瀚自身角度看,5次創業失敗並不是壞事,因為經歷本身就是財富。但對於高校而言,把更多的袁瀚推到創業浪潮中,恐怕是不恰當的。高校創客空間,首先要提供的要素是導師。動員更多相近領域的創業校友,來擔任准備創業的“袁瀚們”的導師,可以避免其走許多彎路。其次要提供的是資金、場地和氛圍。不少高校都有各類大學生創業訓練計劃,可以引導“袁瀚們”在校期間進行創業練兵。這樣的練兵成本相對較低,勇於試錯才會更有方向地成長。

  此外,高校創客空間的職能和目標,不能僅僅是幫大學生創業成功,還應具有的職能是:通過在創客空間的歷練,讓部分草根創客能知難而退,明晰自己在知識、能力儲備等方面還需要積累,或是創業時機選擇上還需要等待。

  孫宏斌:創業非小事,創業的成功率是很低的,大學生創客的成功率更低。創業成功的因素包括創新、管理、人力和資金等方面。大學生創客有熱情和激情,也不缺乏創新,但在經驗、各種資源等方面是欠缺的。因此,好的創客空間應能協助草根創客提供這些所欠缺的方面。而對於校園創客空間,並非鼓勵大學生都去創業。因此,好的校園創客空間是一個能給校園創客提供暢想與可試錯的創新場所。

  鄧永超:高校的創客空間,首先要有一批以校友為核心、真正創業成功或投資成功的企業家和投資家為創業導師,他們願意付出自己的經驗、精力、資源、資金,真心實意地、面對面地輔導和支持師弟師妹們創新實踐。校友了解學校和專業的特點,對老師和學生有感情。

  其次,要組織這些創業導師成體系地培訓、輔導創業團隊,在產品、銷售、市場、管理、融資等多方面以實際的案例,最好是有實踐環節,讓團隊在實戰中盡快了解市場並對接有用的渠道和資源。清華大學開設的創業導引課,水木清華校友基金為大學生創客提供的“創享+創業”加速計劃,就是這樣的培訓和輔導體系,事實証明很有必要。

  扶持:創新不是復制而是尋求顛覆

  【新聞眼】當今時代陷入了閱讀碎片化、傳播碎片化狀態,但目前的傳播渠道大都是微博、微信、優酷等平台,這為擅長應用視頻技術的創客提供了最佳空間,但科技含量更高的項目在視頻傳播上並不具備優勢,這使一些草根創客在品牌傳播中頻頻受挫。

  主持人:每一個大學草根創客所具有的創能量都不容小覷,我們可以利用怎樣的激勵或是刺激性手段,為大學生搭建更優質、更實效的平台,以激發大學草根創客的創能量?

  朱健:大學草根創客,其特殊性之一為:是老板的同時也是用戶。創客能否成長,創業內容是否能得到市場認可,並不需要仿照傳統營銷模式,花巨資進行廣告和品牌推送,而通過技術突破、改進用戶體驗,可能是更合宜的發展路徑。例如,上海交大校友汪冠春的創業產品“來也”,旨在打造貼心的私人助理,上線半年多,用戶就突破了100多萬。我也是“來也”的忠實用戶。

  對於大學草根創客,高校還能如何支持呢?很重要一點是為草根創客的產品提供市場,甚至提供第一筆訂單。“交大萬物”是一批有情懷的交大校友所創,主要開發各類文化產品。上海交大堅定地把120周年校慶的相關紀念品開發和市場銷售業務交給了“萬物商店”。這一做法,有效扶持了“交大萬物”在初創期的成長壯大。

  孫宏斌: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不僅僅是提供一個平台,更是要打造創新創業教育的“生態系統”。比如說,營造好的創新創業氛圍,讓大學生切實感受到創新創業的熱潮。具體舉措可以有“創業導師進校園”“創客興趣小組”以及各類創新創業大賽等。

  龐雅寧:首先創能量應該由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為基礎,在校園內構建較為完善的創新創業文化系統,更大限度地培養學生創業精神。其次是大學生創客所要追求的不是復制原有的創新,而是顛覆的創新精神。

  聚焦:持續能力不會被輕易打擊

  【新聞眼】百度上類似“本人有閑置資金找項目或者合作投資”的詞條達1,730,000個。以往都是有項目沒投資源,很多好的創意胎死腹中。今年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成立了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投融資專委會以及全國高校創新創業投資服務聯盟,以便為大學草根創客提供資金和技術等支持。

  主持人:與以往不同,當下呈現出“投資追逐項目”的趨勢。但在一些項目投資上,即使有巨額資金投入也不一定能保障項目成功,如曾經在互聯網領域獲得幾千萬美元投資卻慘遭失敗的億唐公司。對於大學草根創客而言,如何在利好的政策面前,既成為投資者的好選手又成為好項目的領跑者?

  朱健:目前創投環境確實較前幾年改善很多,這對大學草根創客群體是福音。但一個項目動輒能拿到數百萬元的天使投資,對於一位草根創客來說,可能永遠是別人的故事。我們接觸到不少大學生草根創客,他們依然在為資金發愁。一次次的路演、溝通,卻仍然打動不了投資人。對於大部分創投機構來說,最終成功、帶來回報的不過十之一二。故此,他們要花大量精力去鑒別,面前的創業者會不會是可能失敗的90%的其中一員。

  如果堅信是投資者的好選手,那就持續找項目對口的創投機構去游說。如果堅信是好項目,則不妨舉債親朋,先把項目做下去,做到一定階段再去找資本。

  鄧永超:大學生創業,首先就要根據自己團隊的能力、資源、資金等,來規劃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如果在技術研發上(包括互聯網、新材料、環保、健康等方面)有獨到之處,那麼可以進一步借助學校實驗室、老師和校友的資源尋求支持,進行市場化的應用、開發和推廣。天使和風險投資人,看好的是創業團隊的素質、產品開發和運營能力以及執行能力,大學創客必須專注再專注、聚焦再聚焦、快速再快速,瞄准一個領域、一個渠道、一個產品,以盡可能少的資金、最快的時間,去樹立本階段比較好的裡程碑。

  龐雅寧:作為投資人對於大學生創業項目來說,不僅是財務投資人,更應該作為戰略投資人,為項目提供更多的行業資源對接。而對於大學生創業來說,不僅僅是資金,而更多是資源的聚集與鏈接。

  風險:低成本創業並非零風險

  【新聞眼】“無成本創業,商家全程服務”“低風險創業”等成為致富商機網、創業商機網等創業網站吸引眼球的關鍵詞,事實上,從papi醬無需包裝只是通過在微博平台上傳短視頻而走紅的現象來看,這種低成本,甚至零門檻的創業模式不失為一種發展趨勢。

  主持人:靠制作視頻內容走紅的“羅輯思維”與Papi醬看似沒有太大的區別,產品均具有鮮明的人格特征,並且可以低成本輸出內容,但這種低成本創業及“網紅經濟”是否就不存在風險?有的話,風險在何處,是否可控?

  朱健:papi醬是有經紀人的。網紅經濟也存在風險。這其中的風險,投資人比我們看得更明白。著名風投投資papi醬,沒有正向去考慮“盈利”“用戶數量”,而是反向思考了兩個問題:一是papi醬作品的獨特性和可持續性。會不會此后江郎才盡,這是資本所擔憂的﹔二是papi醬對自己有沒有信心?papi醬投資人徐小平曾提到:“在投資papi醬之前,曾有企業願意花80萬元植入廣告,但被拒絕。papi醬當時還是沒有任何收入的學生,但她對未來有信心。”可以看出,風險與團隊領軍人物的決策能力息息相關。

  孫宏斌:低成本創業值得鼓勵,有益於降低創業門檻,而網紅經濟則不值得提倡。新時代創客不應脫離創新,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源泉。網紅經濟本質是“眼球經濟”,並不存在普遍可以復制的基礎,成功的可能是極少數。

   龐雅寧:網紅經濟更多靠的是“粉絲經濟”行業模式,這本身就有很大風險,受政策與市場的影響很大。所以我們更應注重技術創新,拒絕商業模式的炒作。

(責編:林露、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