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懷敬畏之心,教育終將不同
■楊國營
約爾格·德慕斯發飆了。這位生於奧地利的鋼琴家是維也納學派的代表性人物,被視為近一個世紀以來最杰出的鋼琴大師之一。87歲的他日前在上海一家音樂廳舉辦獨奏音樂會,遺憾的是,最終媒體報道的焦點不是這場世界級演出如何精彩,而是現場聒噪的一些“熊孩子”,他們惹惱了約爾格·德慕斯,致使音樂會一度中斷。
攪了國際鋼琴大師的獨奏音樂會,堪稱“熊孩子”們的又一“代表作”。媒體、公眾固然對孩子們多有微詞,但礙於“孩子們還小不懂事”,於是將批評的矛頭指向“熊孩子”們的家長——這樣的指向無疑是准確而恰當的。也許有人以為大可不必小題大做,他們可能沒意識到,孩子的吵鬧冒犯了藝術家,冒犯了現場觀眾,也讓音樂會的組織者和工作人員難堪。部分家長或許是為了讓孩子從小接受藝術熏陶,可惜他們太心急了。不得不說,在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兩個維度上,這些家長都沒有做好。
“熊孩子”及其家長之所以遭受輿論責難,根源在於沒有表現出應有的對藝術和社會公德的敬畏之心,這比讓孩子從小培養對藝術的興趣更為重要,更接近教育的核心價值。郎朗、李雲迪隻有那麼幾個,絕大多數孩子未來是坐在台下的觀眾。聽大師音樂會是培養公民素質的途徑之一種,一些家長偏偏找錯了重點。而敬畏之心是一個人道德體系的重要支撐,是德育的重要旨歸。談到德育,教育界流行一句話,“不是錘的敲打,而是水的輕歌曼舞,使鵝卵石獲得了完美”。德育是浸潤式的,滲透在孩子學習、生活的日常中。
如果有人不把孩子在音樂會上的喧嘩當回事,那麼下面這則新聞的警示意義足夠重大:北京某知名音樂學校16名學生涉毒被拘。據新華社報道,近年來,大麻等毒品有向校園內滲透的趨勢。據統計,2014年北京市共查獲涉毒未成年人100余名。禁毒專家指出,由於青少年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全,人生觀、世界觀也沒有形成,毒品對青少年的危害是雙重的、深遠的。
痛心之余,不得不說,一些學生犯下涉毒這樣的大錯,家長和學校都難辭其咎。涉毒不但違法,更是對自身生命健康的不負責任。一些青少年之所以沒有抵制住毒品的誘惑,主要出於好奇、逆反等心理,覺得“刺激”“好玩”。試想,倘若他們心懷對法律和生命的敬畏之心,自覺遠離毒品,即便有機會接觸到,也能堅定抵制誘惑。可問題又來了,不少涉毒學生是未成年人,家長和學校是否教育過他們對法律和生命有敬畏之心?對於自身肩負的這份教育職責,家長和學校是否也有足夠的敬畏?
相比於涉毒,少數學生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和精神侮辱顯得更具侵略性。上周,媒體曝光了兩起典型案例:一是“女生太邋遢引‘公憤’,5名女同學一起打耳光致其十級傷殘”,一是“甘肅一初中女生6分鐘被同學扇38下”。更令人齒冷的是,在后一起案例中,在那名初中女生被同學毆打的視頻中,不時傳來笑聲和“太精彩了”等言辭。無論是打人的還是圍觀喝彩的,在他們身上那股濃烈的戾氣之下,我們看不到他們對他人生命安全和人格尊嚴的敬畏之心。有人為這些行凶的學生辯解說,打人行為也是事出有因,她們很可能平時都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師眼中的好學生。這種說辭恰恰道出了問題所在,一些家長和學校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只是告訴他們應該做什麼,如好好學習、要有禮貌等,卻沒有告訴他們哪些事情是不應該做的,哪些事情是堅決不能做的,是違反道德底線甚至觸犯法律的。
古人說,“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此言精辟概括了敬畏之心的內涵和價值。但反過來看,人若無敬畏之心,恐怕也就難免身不正、言無規、行無止。應當說,無敬畏之心是諸多社會病之一種,與家庭和學校教育互相影響,必須引起每個人的深刻警醒。
一周輿情榜(11.22-11.28)
排名 | 新聞事件 | 轉載量 |
1 | 違反八項規定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免職 8人被處分 | 375 |
2 | 兩部門改革中央高校預算撥款制度 重構項目支出體系 | 244 |
3 | 華農宿管大爺寫文言體勸勉文 引來學生圍觀點贊 | 211 |
4 | 江蘇查出毒跑道進校園主因:冒用檢測合格報告 | 181 |
5 | 高校女生寫網絡小說月入近2萬 稱寫作很辛苦 | 164 |
6 | 四川小鄉鎮37年“出產”21名博士 整條街沒有網吧 | 157 |
7 | 200新生被安排到工廠貼膜 老師獎金由企業發放 | 155 |
8 | 留守女童面臨十風險:遭受日常傷害 衛生不佳 | 125 |
9 | 校園暴力事件多發:學校家庭疏導不力系主因 | 110 |
10 | 學前教育五年投入4000億元 緩解入園難、入園貴 | 109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