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支招:“三年級現象”有沒有戳中你的痛點?
一篇關於“三年級現象”的文章,最近在錢報教育微信“升學寶”上發表后,引發了很多家長的共鳴,點擊率迅速上10萬+。在評論平台上,家長的留言也很熱鬧:
“我家孩子也有以上情況,更頭疼的是作業拖拉思想不集中,沒有緊迫感。具體要怎麼做?”
“真的是我們娃全中槍了,但是有一點,他每次都誠懇地告訴我要改,學習也有上進心,就是堅持不了,最近犟脾氣很厲害,頭疼啊。”
孩子一、二年級時,能考90多分甚至滿分,怎麼到三年級就總考七八十分了呢?而且,孩子從三年級開始還變得更讓人費心:壞習慣多了、膽敢和大人頂嘴了……家長們總結,這是讓人煩惱的“小學三年級現象”。
“三年級現象”不僅得到了家長的認同,在杭城老師中同樣廣為流傳。
昨天,錢江晚報記者採訪了杭城幾位小學班主任,他們也在關注“三年級現象”,並給出了他們認為管用的化解方法。
找原因:學習難度高了,小孩獨立思考了
杭州採荷一小三年級班主任李琳說,她覺得出現“三年級現象”很正常。
“一二年級主要以基礎為主,學生記記就可以了﹔而到了三年級以后,更多的是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學習難度一下子提高了,就要求學生學習能力有所提升。學生在這個階段出現不適應,是正常的。”
“表現在成績上,學生一下子有了七八十分的低分,家長就接受不了。”李琳說,這也不怪家長,孩子在一二年級拿95分以上很輕鬆,於是有了一種慣性思維。
李琳說,以語文學科為例,學習難度的提升,主要表現在閱讀和寫作上。“一二年級叫寫話,三年級叫習作,學生在課外閱讀方面不僅需要有一個量的積累,還要學會靈活運用,隻有這樣作文才能寫好。”
杭州勝利實驗學校的施燕老師說,一二年級的作文,有150字就可以了,寫幾句也可以﹔但到了三年級,要寫成篇的作文了,字數起碼要在200字以上。
“今天早上,有家長給我打電話,說伢兒的文章干巴巴的,沒有一點文採。”施燕說,這個家長就是焦慮了,其實這孩子表現很不錯,就是抗挫能力一般,需要聽表揚的。”
杭州天長小學的班主任段紅說,曾有這麼一個孩子,原來很聽話的,讀三年級后,媽媽發現她變得“拖沓”了:早上起來,就開始拖時間,上廁所要拿本書看,刷牙要搬個凳子,坐在凳子上刷。
段老師說,她了解了一下,原來到了小學中段,女孩的媽媽對她的要求也提高了,經常讓她做一些有挑戰性的題目,而她不願意面對這樣的題目,所以故意以這種“拖沓”的方式來反抗。
求是小學一位老師跟記者說了一個三年級孩子的事:有一次,孩子沒考好,他媽媽大方地對他說:“兒子,一次沒考好沒有關系,隻要下次有進步就可以。”孩子對媽媽的表現很意外,但更多的是激動,並暗下決心,下次一定不會再讓媽媽失望。但是,沒過半小時,媽媽又提了一次“他沒考好”這件事﹔又過了十幾分鐘,媽媽又提了一次……男孩粗略算了一下,這一晚,媽媽提了不下六次“他沒考好”這件事。
后來,孩子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我這次沒考好,媽媽嘴上說她不在乎,但我可以看得出,她心裡十分在乎,為什麼媽媽會這樣虛偽!”
施燕說,孩子到了三年級,自我意識變得強烈起來,有了自己的獨立思維,開始思考:我為什麼要學習?學習不好會怎樣呢?”
找對策:多看優點少提缺點,避免沖突
在杭州崇文實驗學校三年級語文老師何慧玲看來,學生到了三年級出現一些不適應很正常,“不應該人為夸大三年級現象,制造緊張情緒。”
何慧玲說,小學從低段進入中段,孩子出現不適應,這是因為學習要求更高了。怎麼辦?她給了父母幾條方法:
1、關注孩子的專注力和學習速度,讓孩子盡快度過這種不適應。比如孩子在家裡做作業,家長不要輕易去打斷,要給他規定一個時間,完整地完成作業。
2、孩子出現不適應以后,家長不要過度緊張和焦慮,放平心態,不要嘮叨,不要給孩子提太多要求。
3、相信孩子,不適應是暫時的,家長可以及時與學校、老師溝通,共商對策。
4、多看孩子的優點,讓孩子有自信,如果老提缺點,跟孩子的沖突就會多起來。
5、多和孩子一起閱讀,聊聊書,問問孩子最近看了哪本書,內容是怎麼樣的,什麼片段印象最深刻,喜歡什麼樣的語句?你和孩子會有更多共同語言。(記者 梁建偉)
(來源:錢江晚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