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在教育的田野上哲思

2015年11月25日09:15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在教育的田野上哲思

  ■滕珺 王楊楠

  近日,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基金會顧明遠教育研究發展基金組織的第二屆“明遠獎”揭曉,該獎項包括研究類、實踐類和面向海外人士的“中國教育研究特別貢獻獎”。其中實踐類得主為來自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一小學校長劉暢、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浙江省金華市環城小學校長俞正強、浙江錦繡·育才教育集團董事長郜晏中、山東省青島第二中學校長孫先亮和山西省晉中市教育局局長鹿建平。受邀參加頒獎典禮的還有首屆明遠獎得主,“明遠教育論壇”隨后進行。與會嘉賓就各自教育理念和智慧等進行了廣泛交流。

  研究兒童創造教育新文化

  在前后五輪、近20年的幼兒創造性發展研究中,重慶市巴蜀幼兒園園長羅虹從注重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關注兒童創造性人格的發展,到關注幼兒存在狀態,一直在為“孩子的美好未來”努力。在研究與實踐基礎上,羅虹提出並踐行著“自在創造”的教育思想,以兒童為中心,聚焦於幼兒創造性發展,將自在創造作為幼兒存在的本質屬性來展示幼兒的本質力量,深刻體察並關懷兒童的發展,為兒童的成長打造了良好的環境。深圳華僑城小學的袁正芳校長強調,無論是課程還是學校,其出發點都必須是孩子。她說教師要愛孩子,更要尊重孩子,以孩子們的興趣點作為啟發,以點帶面,幫助孩子綜合發展,為孩子們種下“快樂的種子”。天津市塘沽第一中學校長潘懷林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總結並實施“三心”教育,即“信心、靜心和責任心”,他認為這是每個孩子成功的基礎。

  關注孩子不僅要關注孩子個體的發展,更需要關注孩子個體的經驗世界與校園生活,特別是與學校課程相聯系。劉希婭發現學校教育存在很多問題,諸如教師課時多,工作量大,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而且大量學科沒有專業支撐,教師胡亂教一通,學生的學習根本得不到提高。在內容上,很多學科存在大量交叉和重復,教師教得費勁,學生學得厭煩。面對這一系列阻礙學校發展和學生成長的問題,劉希婭提出“六年影響一生”的校園文化理念,開創體驗型學校生活,培養小學生的中國責任和世界情懷。開發了“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校本課程,進行跨學科教學,並創設隱性課程,大大減輕了教師與學生的負擔,同時也提高了教學和學習效率。

  堅守教育夢想和教育哲學

  同樣心系學生發展,孫先亮面對升學壓力以及社會各界的質疑,力排眾議,實施學院制,以學生為主,發揮學生的優勢和自主性,將素質教育搞得有聲有色。他說,“教育就是尊重”,要了解孩子是什麼,了解學生的向善價值、個性、潛質和需要,這樣的教育才是有效的。他提出,“教育就是環境”,而學校不僅是學習的地方,更是生活的地方,要創設學生發展個性所需要的氛圍以及成長成才的良好環境。進而明確“教育就是創造價值”,必須要豐富學生指向未來的價值,並以是否有利於學生的發展作為衡量教育的標准。

  一所新建學校要怎樣在激烈的競爭中迅速壯大?四川省成都金沙小學校長鐘櫻為我們做了很好的詮釋。鐘櫻秉著自己對新建學校的文化追求,將金沙遺址及太陽神鳥等區域文化與學校文化充分融合,沖破公立學校的資金困境,僅用三年時間,便將金沙小學打造成為社會和家長認可的成都名校。在實踐過程中,她與團隊逐漸構建起了獨具特色的金沙文化理念:學生中心,孩子自主管理﹔教師中心,自主創造﹔家長中心,自主參與。形成了民主、開放的管理模式。出於對教育夢的堅守和追求,她對口扶持了兩個分校,並辦好每一所學校。她說:“每個從事教育的人隻要心中有夢想,有信念,就有前行的動力。”

  在教學中不斷提煉教育智慧

  “差錯即覺悟”,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特級教師華應龍說,有些錯誤遲早是要犯的,而犯得越早,損失就越小,並基於對錯誤的認識,提出了“化錯教學,求真育人”的教育理念,設計出“容——融——榮”的教育教學過程。他說,教師首先要包容孩子們的錯誤,再將錯誤融入到教學中,使孩子們從錯誤中求得正確的知識,並教會孩子們以此為榮耀。要教會孩子不再懼怕犯錯,而是要敢於直面錯誤,勇於從錯中求真,這才是好的教育。

  總結規律,以規律指導實踐,並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是好教師的一個標志。教師要區分工、匠、師的不同。俞正強不僅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而且對教育理念和管理也有著獨到的智慧。俞正強深入淺出地道出了教師的角色和責任,他認為,“工”說“答案在哪裡”,“匠”說“我就是答案”,“師”則講“知識在哪裡”,對教師進行了全新的定義。

  好教師對好教育有自覺的追求,學校管理者應充分尊重教師的專業成長,而尊重來自信任。北京市第八十中學資深語文教師王岱對此有深刻體會。他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不是來自學生,而是學校行政管理組織。真正的好教師將課程看作教師與學生心靈的溝通,這種溝通是發自內心的,是不需要外部監督的,更不希望被外部因素打擾。(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