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讓孩子不僅有園上還要上得起
讓孩子不僅有園上還要上得起——教育部答問學前教育熱點難點
學前教育能否納入義務教育?學前教育投入何時達到國際平均水平?民辦幼兒園如何留住合格教師?幼教“小學化”傾向怎樣扭轉?“黑園”現象怎樣遏止?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實施過半,學前教育依然面臨很多備受關注的難點熱點問題。根據24日發布的教育規劃綱要中期評估學前教育專題報告,教育部有關負責同志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需要考量
問:學前教育是否會納入義務教育?
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司長鄭富芝:老百姓希望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反映了大家希望孩子有更多的機會上幼兒園,而且能夠上一個價格既便宜教學質量又好的幼兒園。但是這個問題涉及立法和條件保障能力等諸多因素,目前暫時沒有時間表。今后要做到入園不難、入園不貴,各級政府要履職盡責,多建普惠性幼兒園,讓孩子不僅有園上還要上得起。
(小標題)科學核定成本:加大投入維持幼兒園日常運轉
問:評估報告提出,國際經驗表明,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在80%以上的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學前教育經費佔比平均為9.67%,2014年我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已達70.5%,但相應經費佔比僅為3.5%。政府在學前教育投入總體仍然過低,如何解決?
鄭富芝:大多數公辦園以及企事業單位和集體辦園的日常運轉主要依靠收費,亟待建立長效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建機制的核心是財政投入的標准問題。因此,下一步工作重點是科學核定運行成本,推動各地制定公辦園生均財政撥款標准,完善普惠性民辦園的扶持辦法,把政府投入和老百姓負擔二者之間的關系處理好。
教師待遇動態監管:維護民辦幼兒園教師合法權益
問:由於編制、待遇無法落實,很多民辦幼兒園面臨教師短缺或流動性大的發展瓶頸,該怎麼辦?
鄭富芝:發展學前教育的重點是擴大資源,難點是在教師,這不僅是經費問題,還涉及編制等。目前,我國民辦幼兒園已佔到了半壁江山,如果不重視民辦幼兒園、民辦幼兒園教師,學前教育發展是不可持續的。民辦幼兒園教師的保障措施比公辦幼兒園教師要差很多,這是一個短腿和薄弱環節。下一步重點要在民辦幼兒園辦園資質上把好關,進行動態監管,教師待遇發生問題后,必須有相應整改監督措施。不管公辦還是民辦,如果老師的基本權益保証不了,這個幼兒園都是不合格的,未來會按照國家規定,想盡一切辦法維護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合法權益。
小學“零起點”教學:解除家長“怕跟不上”的擔心
問:雖然政府嚴禁幼教“小學化”,但一些地方幼升小的選拔方式也迫使很多家長不得不選擇超前教育,怎麼辦?
鄭富芝:幼兒園要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研究建立科學的幼兒園保教質量監測評估體系,制定保教質量評估指南,對各類幼兒園進行質量監測評估,定期發布評估結構,接受社會監督﹔嚴格規范小學招生和起始年級教學,嚴禁小學以各種名義進行選拔性入學考試,一年級嚴格實行“零起點”教學,教學進度不得提前,解除家長“怕跟不上”的擔心。 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副巡視員姜瑾:國際研究表明,家長對於孩子成長的貢獻高於機構。教育部門應該加大科學保教的普及宣傳,讓家長理解學前教育不是知識學習階段。同時要在全國設立實驗區,推廣《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堅決治理無証辦園:要把孩子轉移到合格幼兒園
問:一些地方無証辦園,幼兒在“黑園”生存和發展狀況堪憂,如何治理?
鄭富芝:存在大量黑園是現實,各地分布不大一樣。舉辦幼兒園的審批是有的,但是不具備條件的也辦園,表明監管方面還沒有完全跟上。此類幼兒園為何屢禁不止,本質原因是普惠性幼兒園不夠,因此我們要首先治本,把擴大學前教育資源放在第一位,同時也要加強監管,絕不能放鬆對黑園的治理。此前國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提出了針對黑園的治理,對基本具備條件但還不具備審批條件的,政府再扶持一把,讓它通過整改加強按正常幼兒園去辦﹔另一類通過扶持幫扶仍不達標、影響到孩子身體和生命安全的要堅決取締,停辦后各級教育部門一定要把孩子轉移到其他合格的幼兒園。 (記者劉奕湛、吳晶)
(來源:新華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