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專家:建立動力機制讓終身學習理念落地

2015年11月24日14:27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原標題:專家:建立動力機制讓終身學習理念落地

  “毫無疑問,對學習者來說,這是十足的利好!”看到“建立個人學習賬號和學分累計制度,暢通繼續教育、終身學習通道”寫進“十三五”規劃,國家開放大學副校長李林曙難掩興奮。

  “有了這項制度,學習者可以合理避免重復學習,大大提高學習效率、降低學習成本,因此也將大大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並不斷獲得和保持學習動力,實現終身學習和持續發展。個體學習成本減少了,人力資源開發的社會總成本就會隨之降低,制度建設的溢出效應和社會價值也因此突顯”。

  眾所周知,促進全民終身學習是建設學習型社會和人力資源強國的重要路徑,但是如何讓先進理念落地,仍是世界各國均在探索的難題。此次《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作出的相關規定對推進這項工作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對經濟社會發展有著怎樣的作用?教育領域需要作出何種改變和安排?

  李林曙告訴記者,要暢通繼續教育、終身學習通道,就要通過制度設計和安排,打破原本影響暢通的體制機制籓蘺,搭建起靈活、便利、快捷、高效的持續學習通道和終身學習與人才成長發展的“立交橋”,由此形成一種有效促進全民終身學習的動力機制,推進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建設。

  “建立個人學習賬號和學分累計制度有著深刻的內涵。”李林曙解釋說,建立個人學習賬號,並不是僅僅針對傳統意義下的學習者,還是面向全體接受繼續教育、進行終身學習的社會成員提供的基本信息服務。在此基礎上,建立學分累計制度,也不是簡單地針對傳統正規教育、正式學習成果的單一路徑的累計,而是使通過不同方式、不同途徑獲得的學習成果以及原本認証無門的各類學習成果,在學分累計制度下都能遵照一定的標准和規則得到認証認可、點滴積累以及合並承認,最終實現零存整取,兌換相應的學歷學位証書或職業資格証書等,該制度也可稱為“學分銀行制度”。

  事實上,近年來我國已經開始對個人學習賬號和學分累計制度的探索。從2012年6月至今,教育部分別委托國家開放大學開展“國家繼續教育學習成果認証、積累與轉換制度的研究與實踐”項目和試點,以及“教師終身教育學分銀行建設”等工作,其間還通過協同研究方式,立項開展“職業教育國家資格框架”研究,目前正在研究出台有關推進學習成果認証、積累與轉換制度建設的指導性文件。此外,各種形式和類型的機構間資源共享(學分互認)聯盟、共同體及地方“學分銀行”的探索也層出不窮,為國家的制度設計與實施積累了寶貴經驗。

  該制度的建立填補了我國教育管理制度的相應空白,並將對學習管理制度和學習者的學習方式產生深刻影響。李林曙說,“十三五”規劃的建議體現了黨和國家的意志,為這一制度的建立創造了極好的機遇和保障條件。我們要做的是: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立足中國國情和國際視野,大膽創新。協調好政府、行業、企業、教育及培訓機構和學習者等各利益相關方的關系和利益訴求﹔以立德樹人為本,以提升教育質量為核心,從法規、政策、管理、服務等多方面創設良好的制度發展的“綠色”環境。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和行動,通過制度機制引領,引導開發建設和匯聚各類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向全體社會成員開放。

  談到今后一個時期相關工作的重點難點和相應突破方式時,李林曙認為:“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學習成果認証、積累與轉換結果的公信力問題,而當前解決這一問題的國際通行做法是,在現行各個不同部門主導的相關成果(証書)認証體系之上建立一個獨立且具有最高權威性的國家資格框架。”他進一步解釋說,以該框架為基礎制定各領域人才發展標准,分屬不同領域、不同類型的學習成果可依照該標准比對相同度(量),從而獲得具有公信力的轉換結果。通過“框架+標准”體系的運行,不僅可以提高社會認可度,還可有效引導和促進各類不同學習成果構成的優化組合,從而推動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培訓模式的改革。

  對於如何推動落實,李林曙建議:“第一,要關注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第二,要關注重點領域(繼續教育和職業教育)和主體需求(非學歷教育和學歷教育之間的溝通與銜接以及人才成長立交橋搭建)﹔第三,教育部門發揮主導作用,試點先行,穩步推進。學分銀行制度建設是一個極為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國家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試點中,要充分發揮擔負著服務於全民終身學習歷史使命和探索建立‘學分銀行’制度專項任務的開放大學的獨特作用與優勢,先行先試。”■首席記者 高靚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