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傳統文化 塑造民族精神
於家務中學位於通州區的東南郊,落成於2008年,是一所由渠頭中學、於家務民族中學合並而成的新址學校。現代化的專業教室、標准化的運動場、人性化的師生公寓,彰顯著蓬勃發展的時代氣息。
長期的育人實踐,使孟繁信校長深知“立德樹人”的責任之重大。如何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怎樣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這是他始終深思的問題。
學校創編了《中華傳統美德與現代做人教育》等十本校本教材,開設每周一節的校本課程,舉辦每年一屆的“傳美德、誦經典、潤心靈”校園藝術節。語文課上,讀、誦、講《論語》﹔音樂課上,學民族舞蹈、樂器,唱《孝親敬老歌》﹔政治課上,以聖賢為榜樣,進行做人教育﹔美術課上,孩子們揮毫潑墨,描繪儒家經典﹔英語課上,翻譯講解《論語》十則等。此外,國旗下講話后,添加“我對聖人說”傳統文化內容……學生們在中華美德的日日浸染中,成為了文質彬彬的謙謙君子。
學校爭取到有關部門的支持,打造出一場(孔子文化廣場),二館(歷史展館、中國夢之館),二廊(孝道長廊、民族團結廊),三亭(行健、明德、勢坤亭),十廳(仁、義、禮、智、信、善、節、勤、正、和十個儒學展廳)的校園文化體系,讓學生時時聞聖訓、處處見箴言。
“為同伴講一個孝道故事、為長輩端一杯熱茶、為父母做一次家務……孝心不分大小,行孝貴在堅持。”孟校長常常這樣教導學生。一位家長在感謝信中寫道:孩子過去連掃帚倒了都不扶一下,現在竟然搶著洗碗﹔以前孩子總嫌爺爺奶奶瑣碎,現在不但笑著聽從他們的教導,還給家人講孝親故事﹔為奶奶洗頭、梳頭。在學校倡導“四個一”行孝活動后,孩子們第一次為父母洗腳,有的家長感動得一直眼含淚花……
孟校長提出:教育必須走進家庭,走向社會。他說:“教育的極致是無聲的影響,是生命對生命的呼喚與點燃。而教育源於家庭。大人無意間的行為,給孩子帶來的可能是關乎一生的影響。”
2009年,學校為家長開設傳統文化大講堂。他們還成立“天使助老服務隊”,定期到敬老院和孤寡老人家中服務。三位老人將一面繡有“傳承敬老美德,授教育人有方”的錦旗送到學校。
勇擔教育職責,提升地區文明。2010年,孟校長創立了由23個自然村支書和區鄉人大代表、家長代表組成的教育理事會。家校聯手,倡導“親子共學,文明同行”。
2013年,學校與仇庄村(全國先進村)合作,拉開了“追尋家規家訓,呼喚良好家風”主題教育活動的序幕。在開設“家訓家風”微型講堂后,現已整理出教師家規家訓50多份、學生家規近200份。
學校是文化傳承的主體。他們構建以學校德育為主體、家庭德育為基礎、社會德育為依托的立體式德育網絡。通過家長學校、國學講堂等形式,促進傳統文化在於家務地區的傳播。
春風化雨,點滴真情。萬元捐款送給病重的同學,顆顆愛心獻給災區的朋友,片片孝心呈給孤寡的老人……這裡的校長正直、儒雅,這裡的教師愛生、樂教,這裡的學生仁孝、善學。
孟校長本著“教育是一種環境和影響”的理念,通過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來破解學校教育“德育實效性”的難題。德從來都不是背出來的、教出來的,而是學出來的、做出來的、感悟出來的。
教育是社會生活的中心。教育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朝為讀書郎,暮登天子堂。往小了說,教育可以“修身、齊家”,往大了說,教育可以“治國、平天下”。
2008年,孟校長就深刻總結出辦學的三步走:合格規范在管理——優質教育重細節——持續優質創品牌。這是一個個性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時代。何為“以人為本”?正所謂:管理成敗看人格,競爭最終是人品,創新突破靠人才。
科研是教育的延伸,反思是科研的前奏。他們的教師自我反思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教學后記。主要反思教學設計是否行之有效,教學行為是否符合新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是否解決實際問題,教學效果能否達到預期目標。二是每月的案例反思。通過撰寫教育教學案例,及時把自己的處理方式、心靈感悟與收獲寫下來,從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
2014年,學校參與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家庭教育”的研究,申報了“弘揚傳統文化,家校合力育人的實踐研究”子課題,並成為首批實驗校。
於家務中學是北京市第二批學校文化示范校、北京市民族團結教育示范校,連續四年成為北京市通州區“畢業班工作優秀校”等。孟繁信校長,2008年被北京市教育工會評為全心全意依靠教職工辦好學校的優秀書記、校長,2009年被通州區教育部門評為初中建設工程先進個人,2014年被通州區授予“通州區優秀校長”,“2015通州榜樣”等榮譽稱號。
孟校長談道:塑造民族精神,教育責無旁貸。教育的宗旨是為國育才。教師培育的是民族的脊梁和風骨,傳承的是民族文化,樹立的是民族精神。“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此為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
屈指算來,孟校長已從教四十個春秋。四十年,四個發展階段——工作的付出,事業的執著,職業的堅守,人生的情懷。孟校長對教育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和認識:教育是一種理想和境界﹔大道至簡,道法自然。在傳統與現代之間,他秉承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擔當,書寫著一個古老而又年輕民族的希望與未來!
(趙金波)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