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拔尖創新人才引到前沿
■陳叔平
創辦世界一流大學概念已經20多年了,高校決策者心中也應該有自己的標杆。我們對世界一流大學的認識有三個方面,一是目標方向﹔二是發展過程中的規律、原理﹔三是具體的方法和措施。我們需要不斷反思認識上的偏差和誤區。
一流大學的教育使命是什麼?依筆者思考是要把拔尖創新人才引到前沿。“前沿”並不是單純地理解為“學術前沿”。對於將來要從事學術的學生,是“學術前沿”,對於將要從事技術的學生,則是“技術前沿”,也可以是“創業的前沿”。任何行業和領域,都有“前沿”。教學也只是在打基礎,鋪台階。沒有人能預測學生將來從事的具體職業,教學過程是載體,教的內容本身未必是將來一定會用到的,所以也沒必要為一種職業設置一個專業。
誰來引導?一定要大師來引領嗎?林芳華、勵建書是浙江大學數學系走出的“名人”,他們始終感激恩師郭竹瑞。而郭先生自己本身卻“默默無聞”,沒有做出什麼了不起的成果。他最大的成就是關注哪些學生是有潛力的,如何讓他們的潛力得到發展。很多時候,我們以在國際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作為衡量大師的指數,然后崇拜、迷信。但要論育人的大師,郭竹瑞先生就可以算一個。
大學的科研同樣如此,不能成為評判大學的唯一的指標。教學的對象是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把人育好並不比把科研指標搞上去更容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育人和科研相比,周期長,見效慢,要有定力,要有智慧。
就學生群體而言,學生在大學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能夠做的事情也很有限。但是當下的學生面對著課程、考研、社團活動、社會實踐、出國交流……人一生可以做不少事,但在一段時間裡,隻能做好少數幾件事。棋聖吳清源曾告誡聶衛平“搏二兔,不得一兔”。
我們該多引導那些具備拔尖創新潛質的學生認知——哪些是大學期間該優先考慮的?怎樣集中精力追求有限目標?數學家比較喜歡先討論公理,“公理”就是公認且不加証明的東西。筆者設定的公理是,學生在大學期間應該優先選擇做那些未來需要而離開大學以后很難再做好的事情。如果接受這條公理,就可以教會學生自己取舍。這是大學和大學教師的責任。
(作者系貴州大學原校長,浙江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