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女孩自己創作了部動畫片 和3歲弟弟完成配音

何悅爾為童話片創作的手稿
8歲,原本是看動畫片的年齡,8歲的何悅爾卻自己原創了一部5分鐘的動畫片。為了這部動畫片,她放棄了出國旅游的機會,花了兩個月時間,自己構思劇本、畫出繪本、捏了上百個“泥人”、拍了上千張照片、請媽媽和弟弟配音。
看了美術展萌生夢想
今年川美的畢業展剛開始,姐姐袁莉就帶著何悅爾來到大學城。在動畫展區前,何悅爾不動了,“我看了好幾遍。”
這些動畫在何悅爾的腦海裡“生了根”。“那天晚上,我就做了一個夢,夢見我和弟弟進入了動畫世界,在裡面我們自由自在地遨游,還結交了許多外形各異的好朋友。”第二天,何悅爾就給媽媽達方圓說,自己想原創一部動畫片,“給我的家人和小伙伴一起欣賞。”
聽了女兒的話,達方圓雖然有些驚訝,但也沒當回事。然而讓達方圓沒料到的是,女兒自己纏著袁莉姐姐,“給姐姐說了她的小小夢想。”袁莉就大致給悅爾說了制作動畫片的步驟,“你自己要先想好故事寫出劇本,再通過繪本的形式把這個故事畫出來,然后把需要的場景和‘泥人’給捏出來,並拍出照片,再合成動畫。”聽了這麼多步驟,何悅爾並沒有退縮,“她還很高興,說有事可做了。”
一個“泥人”做了30次
構思劇本對何悅爾來說,好像並不痛苦,她隻用了幾天時間,一個幾百字的劇本就寫了出來。“一個魔幻故事,我和弟弟在家裡,收到一個快遞的禮物,打開這個禮物,就把我和弟弟帶進了魔幻世界,這裡有白森林、恐龍城堡,在這些不同的世界裡,顏色都是統一的。”
劇本寫得輕鬆,但把這個故事畫成繪本,就讓何悅爾有些抓狂了,“因為她以前完全沒畫過繪本,要把一些場景畫進去,對於一個隻有8歲的娃兒來說,確實有些困難。”一路指導何悅爾的袁莉說。在畫了一周多時間后,何悅爾開始抱怨,“每天畫好幾個小時,一張繪本畫好幾次才可以,有些不好表現出來的,甚至要畫十幾次才可以。”
畫了半個月,16張繪本畫終於畫好。接下來就是用軟陶制作各種場景,“捏她自己和弟弟的‘泥人’時,她很高興,但因為還要對各種場景拍照,時不時會把‘泥人’弄壞,又得重做,多的‘泥人’做了30來次。”
“這些過程都還好,在拍照片合成動畫片時,她有些興奮,又想馬上完成,但照片要拍上千張,整個動畫也差不多有上千張,很煩瑣。”袁莉說,她沒也想到,“她居然都能夠堅持下來。”
和三歲的弟弟一起配音
動畫制作好了,何悅爾邀請媽媽和弟弟配音。“我還多佩服她的,我知道她在做動畫片,但沒想到她真的做出來了。”達方圓當即答應女兒配音。
因為動畫片中何悅爾和弟弟是主角,所以在配音當中,兩歲的弟弟也是“主角”。因為弟弟年齡太小,雖然配音時他很高興,“但有點小脾氣,時不時會搞些怪,有時候還會笑場或者不配合。”何悅爾拿出自己的棒棒糖做“誘餌”,讓弟弟旺仔乖乖配音。
經過兩個月時間,《奇跡之旅》問世,並參加了團市委組織的少先隊實踐活動。
這部5分鐘的動畫片還只是上集,“寒假我還要弄下集。”何悅兒說。(記者 羅薛梅)
(來源:重慶晨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