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知道真笑與假笑的區別嗎?

2015年05月22日09:07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原標題:知道真笑與假笑的區別嗎?

  世界微笑日當天,科普中國微平台號召了1.4億移動互聯網公眾關注及參與。

  開懷大笑、粲然一笑、相視而笑、嫵媚微笑、吃吃的嬌笑、憨憨的笑、笑裡藏刀、苦笑、冷笑、皮笑肉不笑……笑幾乎可以包含了人類的所有情感,在社會交往中笑容也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工具來表達好感,拉近與陌生人的距離。兩個世紀前,科學家就開始研究笑的一些科學原理,結果發現輕輕一笑的含義是如此深刻和復雜。

  真笑和假笑有了科學的定義

  英國伯明翰大學研究員馬休·葉爾維司深入研究了人類的笑容,首次將笑容劃分成兩種形式,即發自內心的笑容和因刺激因素所激發的笑容。他言簡意賅地描述了這兩種不同的笑容:“一種笑容是因對某種事件的理解而自發產生的,另一種笑容則是出於影響他人或是掩蓋個人的心理活動而採取的戰略。”

  據研究者稱,大約在200萬年前,人類就進化出了能夠隨意控制面部表情的能力。從虛假的微笑進而進化出虛假的大笑並沒花太長的時間,在交流中,這些假笑被用來減輕恐懼、嘲笑他人以及為其他各種不同的目的服務。人類在嬰兒時期,真誠的笑容就能自然地在大腦的控制下發出。而虛假的笑容則是由大腦前庭控制,並非天生就能操控,似乎是隨著年齡增長,閱歷的豐富而后天發育出來的。10個月大的嬰兒就已經會“皮笑肉不笑”了,當他們看到陌生人走近時,會露出假笑﹔隻有母親靠近時才會真心微笑。

  雖然假笑這個詞聽起來不是那麼真誠,但是科學家認為對笑的控制未必是件壞事,因為這可以讓人能夠避免由於文化的差異在不適當的時候大笑。葉爾維司認為:“大腦的這些區域能夠完全控制笑,使其合乎規范﹔尤其是在參加聚會和商業會晤的時候,這在文化多樣性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經常挂著真實笑容的人“更健康,更快樂,更有吸引力也更好相處”。

  笑一笑,十年少

  “笑一笑,十年少!”是流傳了許多年的俗語,而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哄堂大笑、哈哈傻笑、咯咯嬉笑、偷偷竊笑也許正是你需要的治病良方。

  微笑能健身。美國斯坦福大學名譽退休教授威廉姆·弗賴伊說,雖然體育運動有助於身體健康,但是笑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腹肌收縮。弗賴伊教授指出,100次的捧腹大笑中所吸收的氧氣相當於做10分鐘滑船器運動的吸氧量。

  測試表明,笑的好處遠遠不止於健身。每天不要總是愁眉苦臉的,應該主動為自己創造開心一笑的條件,這不僅是為了排解內心的憂郁,而且可以增加自己對疾病的抵抗力。

  積極的心態有助於預防感冒。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對334名志願者進行了實驗,這些人在參與實驗前都沒有病。研究人員在實驗開始時讓他們描述自己的情緒,然后在此基礎上將實驗對象歸入情緒“積極”和“消極”類別,並根據程度的不同分別給出具體的分數。之后,往每個志願者鼻腔中噴入可引發感冒的病毒,並讓他們接受為期5天的隔離觀察。結果發現,那些表現出快樂、放鬆等“積極”情緒的志願者對感冒的抵抗力,普遍比不快樂、憂慮等情緒“消極”者要強。而且,越“積極”的人得感冒的風險性越低。有趣的是,情緒“消極”程度對人得感冒的風險大小似乎沒什麼顯著影響。這項分析顯示,情緒“積極”者往往生活方式更健康,而且其體內與緊張相關並可能影響血壓的皮質醇激素水平也相對較低。

  笑促進人類的進化

  科學家說,笑並非人類獨享的專利,而是人類和許多靈長類“堂兄弟”共同擁有的特性,笑是靈長類進化的獨有成果,使得靈長類化解內部矛盾“一致對外”,從而在大自然的殘酷競爭中取得群體優勢。在過去數萬年漫長的歲月裡,會笑的靈長類動物“有明顯的進化優勢”。這和人類社會的場景非常類似,它們能夠在種群內部改善關系,獲得更好的“社會地位”,從而繁育和撫養更多后代。在我們的“遠祖”種群中,笑可以使陌生人感到親切,緩解緊張局面,降低群落內部沖突的危險。(本文由《知識就是力量》徐娜 供稿)

(來源:中國教育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