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網>>教育>>2012高考報道_人民網教育頻道_權威全面報道高考 |
|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杭州實驗外國語學校初中的教室裡,外省來的學生大概佔了14%。 記者湯曉燕 攝
近日,浙江省公布了“異地高考[微博]”的新政策,並確定新政策從2013年開始實施。
新政策裡規定,從2013年起,外省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隻要通過浙江省初中畢業生學業水平考試(簡稱中考[微博])或符合浙江省流入地初中升高中條件,進入浙江省高中學校,從高一連續讀到高三,中間不中斷(因故經批准同意休學的除外),取得高中學習經歷和學籍,並且符合我省高考報名的其它條件,可以就地報名參加高考﹔這些隨遷子女的高考報名時間和辦法與本省籍考生相同﹔在參加高校招生考試和錄取時,與浙江省戶籍學生享受同樣政策待遇。
昨天,記者採訪了下沙一些學生家長[微博],看看他們對新政策有哪些看法。
新政策公布后,安徽過來的一家人鬆了口氣
杭州實驗外國語學校,初中部共有233名學生,其中外省學生33名,佔14.2%。
“異地高考”新政策出台后,記者了解到,這些外省孩子大多打算留在杭州讀高中。初三學生何子晴來自安徽安慶,爸爸何紅良開了家工廠,何紅良說:“政策公布后,我們全家總算鬆了一口氣。”
何紅良是9年前來下沙的,女兒從小學五年級起轉到杭州。“我想讓女兒留在杭州讀高中,正打算存錢買房,讓孩子把戶口落在這裡。現在有了這個政策就好了,覺得自己的壓力小了不少。”
女兒何子情平時讀書比較爭氣,她說,她的目標是考上杭州排名前四的高中。
她的同學,來自湖南長沙的石浪,也打算在杭州讀高中。石浪的爸爸石宏奇說:“我兒子從讀幼兒園開始,就一直在杭州。”
石宏奇在蕭山做些小生意。“原本打算再賺些錢,咬牙在杭州按揭一套房子。現在政策公布后,我很開心,我覺得肩上的擔子輕了很多。”
讀初一的肖月,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在杭州讀書。肖月的爸爸肖安文說,讓孩子來這裡讀書,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希望孩子留在身邊﹔二是覺得杭州的教育資源比較好。“我老家是農村,教育資源比較差。以前我打算讓孩子杭州讀完高中,然后回老家參加高考。現在新政策出台了,我女兒也能在杭州參加高考了,省事多了。”
有些本地學生家長擔心,兒女競爭壓力會加大
“異地高考”的新政策出台后,會不會加劇本地考生的壓力呢?對此,一些本地學生的家長顯得有些擔心。
張女士的女兒在下沙一所中學讀初中。“我女兒的成績並不是特別好,她的目標是考上優質高中。這個政策出台,肯定有很多外省考生留在杭州考高中考大學,這樣我女兒的競爭就會大很多,上好學校要難多了。”
不過,也有對新政策表示樂觀的學生家長。黃女士住在銘和苑小區,兒子讀初二。“我對比過,其他很多省的高考都比浙江要容易,這些省的考生來浙江高考,反而給自己增加難度,我要是他們,肯定回原籍參加高考。”
在下沙本土的家長QQ群裡,有網友認為,本地學生的家長不必多慮,“其實很多外省學生更願意回原籍參加高考”。
他說起同學的經歷:高中同桌是青海人,想考浙大[微博],高二起就考慮要不要回老家高考,雖然浙大在青海隻招十幾人,在浙江招幾千人,但如果回老家參加高考,那麼分數線會低很多,考上幾率會更大,后來他回老家高考,順利考上浙大。
文海中學教學主任說,大部分外省學生會選擇返鄉
文海中學初中部教學處主任汪曉認為,新政策出台后,本地考生的壓力其實不會大,“在文海中學,外省學生隻佔總人數1%左右。很多到了初二就回原籍。”
汪曉介紹,一些外省孩子,在班裡成績不算特別好。
但他們如果回了老家,就能排到年級段前50名,上當地重點中學的概率非常大。(記者 湯曉燕 )
相關專題 |
· 2012高考報道_人民網教育頻道_權威全面報道高考 |
![]() |
||
![]() |
![]() ![]() ![]() ![]() ![]() |
![]() |
新聞排行 | 重點推薦 |
視頻新聞 | 更多>>> |
|
重點推薦 |
![]() |
高考資訊 備考輔導 院校報考 互動交流 |
2011招生計劃及簡章高考最新動態高考視點高考政策各地動態新聞人物家長必讀 高考大綱語文數學外語物化生歷地政文綜理綜作文作文素材庫滿分優秀作文 高校招辦訪談招生動態高校信息庫院校信息專業動態模擬填報系統志願填報技巧 在線做題估分高考論壇高考博客圈討論區考試經驗交流試卷上傳試卷下載許願送祝福 |
![]() |
歡迎教育機構、媒體、高校、出版單位聯系合作! 電話: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熱線 4008-100-300 服務郵箱 kf@people.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考生服務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 京公網安備110000000008號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