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原本封閉的歐洲移民之門似乎一夜大開,其實投資移民歐洲沒那麼容易
最近幾個月以來,歐洲買房移民政策出台方興未艾,似乎一夜之間,原本封閉的歐洲大開移民之門,比如西班牙、意大利、法國、德國都相繼開啟了所謂的“買房移民”政策。而一些宣傳更是蠱惑人心,諸如16萬歐元移民西班牙、66萬元人民幣移民德國、50萬歐元移民葡萄牙、100萬元人民幣移民意大利……令投資者心動不已。在經濟危機的壓力下,歐洲多個國家為促進經濟發展,紛紛放出非歐盟人士買房送“居住權”的大紅包。事實上果真有如此好事嗎?
業內人士提醒打算投資移民者,買房移民只是“看上去很美”,其實“居住權”並不代表“永居權”,要想取得歐洲國家的永久居民身份,除了申請家庭團聚之外,另一途徑是先取得合法的居留許可,繼而滿足長期居住的條件,通過評估后方可成功取得永久居民身份。在取得永久居民身份前,申請人僅僅有合法的居留權,不能享受當地醫療、養老、教育、工作等福利。
在本專題,記者採訪了一些在歐洲生活過的華人以及移民律師,同時以歐洲各國客觀存在的現行移民法律為依據,為大家做一次歐洲移民政策的“大掃盲”。
明辨一:居住權不等於永居權
移民法律專家侯先生指出,移民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如果嚴格定義,應該把它理解為“通過各國移民法律,申請人進行申請,符合條件后,該國移民局授予的永久居民身份”。這裡提到永久居民身份,也就是大家俗稱的“綠卡”(歐盟國家類似的叫法為“永久居留許可”PR),獲得該身份后,原則上是可以享受移民國除政治權利以外的所有待遇,比如醫療、社會福利金、救濟金、免費教育、養老金等。
按照此定義,我們再來看看這些歐洲國家所謂的買房移民政策。記者查詢發現,目前不少投資移民網站均打出“買房獲居住權”、“享受歐洲福利”等各種誘人廣告,敘述中沒有明確指出買房是不是可以拿“永久居留身份”。歐洲一些國家紛紛放出外國人買房送“居住權”的優惠,很多只是一個噱頭。
據記者了解,這些國家中絕大部分給的不是永久居留許可,而是一個多次往返的長期簽証,其類型屬於逗留或旅游性質,根本享受不了歐盟的福利。因此,有些機構玩文字游戲,將“普通居留許可”偷換概念為“永久居留許可”,這兩者之間所享受的待遇有天壤之別,前者不能在當地工作、申請任何福利﹔后者則可以享受工作、讀書、醫療保險等福利待遇。
明辨二:未必一定能轉永居
很多買房移民的宣傳中說,買房后可首先獲得若干年的多次往返簽証,5年后,隻要維持投資,沒有任何其他附加條件便可獲得該國的永久居民身份。在法國生活多年的王先生認為,這是非常不負責任和誤導投資者的言辭。
據他所了解的歐洲各國的移民法規定,很多隻闡述了如何獲得長期簽証的方法,比如購買當地房產,但是並沒有非常量化、明確的法律條文說一定可以獲得永久居民身份。因此對於法律不明確的情況下,貿然投資是不可取的。
一家移民機構告訴記者,“國內曾經出現過因申請永久居民身份失敗,房主被迫在短時間內賣掉房產回國的案例,倉促交易可能會導致投資損失。除非該投資者隻想獲得一個多次往返的簽証,則另當別論。”
![]() |